时间: 2025-05-03 17:3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1:45
十五日雪三首
春风九十日,一半已销磨。
准拟看花少,依稀咏雪多。
官车犹载炭,菢鹊不离窠。
向此兴都尽,戴家谁复过。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情景,经过九十天的春风,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原本打算少看花,更多地吟咏雪,却发现雪花依旧飘落。官府的车子还在运送炭火,喜鹊也不离开自己的窝。在这样的情景下,兴致渐渐消失,戴家的人又有谁能再来此游玩呢?
“官车犹载炭”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状态,官府仍然需要炭火来取暖,暗示春天的寒冷仍未完全过去。而“菢鹊不离窠”则体现了生活的安稳与稳定,鸟儿不离窝是自然界的常态,寓意着世态安宁。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天池,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典雅的诗风著称。梅尧臣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擅长用简洁的语言表现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宋代,正值春季,作者通过描写春日的雪景,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与个人情感的矛盾。
这首《十五日雪三首》以春风和雪花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失落。开头两句“春风九十日,一半已销磨”,以春风的温暖与时间的流逝引出了春天的变化,表现出对春景的憧憬;而“准拟看花少,依稀咏雪多”则揭示了诗人在实际中感受到的气候变化与个人情绪的矛盾。诗人本想多去欣赏花卉,却发现春天的雪依旧在飘落,造成了一种失落感。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写官车运送炭火和喜鹊依旧留在巢中,描绘了春天寒冷仍在延续的现实,暗示着人们的生活依旧受到气候的影响。最后一句“向此兴都尽,戴家谁复过”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失望,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朋友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画面感,使人感受到春天的阴郁与生活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反映了春天的期盼与现实的失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人际关系的疏远与孤独感。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梅尧臣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官车”主要用来运送什么?
A. 食物
B. 煤炭
C. 兵器
D. 水
诗中“菢鹊不离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由的向往
B. 对生活的安宁感
C. 对春天的期待
D. 对冬天的怀念
答案: 1.C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