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2:46
十年海南州,世味尝欲偏。
昔为担板痴,今作绕指转。
谁能濯我缨,人欲唾其面。
故人千里来,高义动兴眷。
问答不及已。惊我神发变。
功名眼中花,日月弦上箭。
公今已超然,富贵非所愿。
南游访知识,气习要自炼。
授我不死术,老骨傥可健。
是身走空雷,当作如是见。
十年我在海南州,世间的滋味我已经尝得有些偏颇。
曾经我痴迷于担板,如今却变得如指间的线一般灵活。
谁能替我洗净缨带?人们却想要向我吐唾沫。
故人千里而来,高尚的情义让我深感眷恋。
我们问来问去,却已经超过了言语的界限,惊动了我心神的变化。
功名就像眼中的花,日月如同弦上的箭。
你如今早已超然物外,富贵不是你的所愿。
南游寻访志同道合的人,气习需要自己去锤炼。
授我不死之术,老骨或许能够保持健康。
此身像是走在空中的雷电,应该如此看待。
作者介绍:李弥逊,生活在宋代,曾任职于朝廷,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地位。他的诗风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抒发对友人和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弥逊在与故人重聚时写的,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十年时光的回顾,表达了李弥逊对人生、友情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十年海南州”引入,瞬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诗人提到自己在十年间的生活经历,描绘了自己从一个痴迷于世俗琐事的人转变为一个能够灵活应变、追求内心自由的人。
在与故人重聚的时刻,诗人感叹人与人之间的情义与默契。尽管世事变化,友情却让人倍感温暖。对话中虽然言语未能完全传达心意,然而那份情感的共鸣却令人心神震动。诗中“功名眼中花,日月弦上箭”则形象地表现了名利的短暂和时间的无情,使人不得不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
李弥逊在诗中提到的“南游访知识”,反映出他对知识和自我修养的重视,同时“授我不死术”也表现出他对长生的渴望,显示出一种对生命的积极态度。最后以“是身走空雷”结束,表达出即使生活艰辛,依然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友情的珍贵,以及对名利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内心的修炼和生命的哲学,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弥逊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对名利的态度?
A. 追求名利
B. 超然物外
C. 忽视名利
D. 贪图富贵
诗中提到的“南游访知识”指的是什么?
A. 旅行
B. 追求知识
C. 交朋友
D. 享受生活
“功名眼中花,日月弦上箭”这句诗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A. 功名如花,时间如箭
B. 名利长存,时间慢慢
C. 名利不重要,时间无情
D. 人生短暂,抓紧时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