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3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39:17
彭府君夫人罗氏挽诗二首
始讶生儿异,那知有母贤。
客无三至感,家独一经传。
恨锁鱼机帐,悲缠马鬣阡。
他年陈五鼎,清昼下云軿。
第一首诗:
最初我惊讶于她生下的孩子与众不同,谁知她是一位贤良的母亲。
客人们没有三次到访的感动,家中却独自承传了她的教诲。
我怨恨锁住的鱼机帐,悲伤缠绕着马鬣的路。
来年在陈五鼎前,清晨时分我将低头在云车下。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挽诗是为了悼念彭府君夫人罗氏,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与敬仰。诗中的情感真挚,展现了对贤良母亲形象的赞美以及对家庭传承的重视。
这首挽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已故者的缅怀与追思。开篇以“始讶生儿异”引入,表现出对母亲角色的惊奇和敬重,随后以“那知有母贤”点明母亲的贤良品质。诗中“客无三至感,家独一经传”的句子,表达了对家庭氛围的讽刺与对贤母教诲的珍视,显示出在冷清的环境中,母亲的教导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家庭的未来。
“恨锁鱼机帐,悲缠马鬣阡”则通过意象的运用,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令人感受到了一种哀愁的氛围。最后以“他年陈五鼎,清昼下云軿”收尾,寓意在未来的日子里,依然会怀念这位贤良的母亲,象征着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母亲的敬仰,也有对生活的感悟,表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传统美德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母亲的赞美与悼念,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对家庭的重视,充满了对贤良母亲的敬仰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客无三至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感
B. 快乐
C. 愤怒
“恨锁鱼机帐”中的“鱼机”象征什么?
A. 荣华富贵
B. 生活的困境
C. 母亲的贤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较,二者均表现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但李弥逊的诗更加侧重于对母亲贤良品质的赞美,而杜甫则更强调对兄弟的思念与愁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