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1:11
作者: 佚名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客毡寒,兰房悄,金炉爇红兽。好个霜天,消遣正宜酒。嫩橙初截鹅肪,肌肤香透。又还记吴姬纤手。事难偶。墨冻空染梨笺,新词谩题就。酒薄愁浓,敧枕听寒漏。可堪霜月亭亭,照人无寐,映窗外一枝梅瘦。
客帐在寒冷的夜晚中显得格外安静,兰香的房间也显得幽静。金炉上燃烧着红色的兽形香,正是霜天好时候,正适合喝酒消遣。刚刚切开的嫩橙散发着鹅肪般的香气,肌肤的芬芳透出。还记得吴姬那纤细的手指,事情却难以成就。墨水在寒冷中凝固,空留梨纸上染上了墨迹,新词也只是在随意书写。酒薄愁绪却浓重,靠着枕头听着寒漏声。可怜这霜月高悬,照着我无眠的身影,窗外映出一枝瘦梅。
作者介绍: 该诗的具体作者无考,属于宋代诗词,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诗词艺术达到高峰,内容丰富多样。
创作背景: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人在寒冷的夜晚,独自感受孤独与思念的情绪,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生活、情感的细腻观察与体验。
这首《祝英台近·客毡寒》通过描绘寒冷的环境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首句“客毡寒,兰房悄”,以清冷的环境引入,勾画出一种孤寂的氛围,突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接下来的“金炉爇红兽”则用香火的温暖与寒冷环境形成对比,表现出一种渴望温暖的心情。
“嫩橙初截鹅肪,肌肤香透”描绘了美好事物的芬芳与诱惑,但又在“又还记吴姬纤手”的回忆中,流露出对美好往事的惆怅与惋惜。此后的“墨冻空染梨笺”则用墨水凝固的意象,象征着诗人的思绪被寒冷锁住,无法继续书写心中的情感。最后的“可堪霜月亭亭,照人无寐,映窗外一枝梅瘦”则将思念与孤独的情感推向高潮,霜月的冷清与窗外的梅花交相辉映,映衬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人在寒冷环境中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词测试:
“客毡寒”中的“寒”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吴姬”是谁的象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