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祝英台近 秋晚寄凝若》

时间: 2025-05-04 11:55:38

诗句

梦红窗,思翠水,相忆情何底。

此恨谁知,只有青灯耳。

无端偶寄诗篇,殷勤传雁,却怕损、秋人清泪。

天寒矣。

遥想吟倦妆残,新筠映窗倚。

相识疑曾,愁立晚风里。

也应念我怜君,高楼尽日,长照眼、碧云千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5:38

原文展示

梦红窗,思翠水,相忆情何底。
此恨谁知,只有青灯耳。
无端偶寄诗篇,殷勤传雁,却怕损秋人清泪。
天寒矣。遥想吟倦妆残,新筠映窗倚。
相识疑曾,愁立晚风里。
也应念我怜君,高楼尽日,长照眼碧云千里。


白话文翻译

在红窗前做梦,思念着碧水,彼此的情感到底有多少?
这种遗恨有谁能懂,只有青灯下我在倾诉。
无缘无故寄出诗篇,殷勤地传递信鸽,却怕伤了你秋天的清泪。
天寒了啊。遥想你那倦怠的妆容,映着新竹的影子倚窗而立。
我们似乎曾有过相识,却愁苦地在晚风中伫立。
你应该也会想到我对你的怜惜,高楼上日日照耀着你,映照着碧云千里的远方。


注释

  1. 梦红窗:红窗指窗户的颜色,梦境在此窗前。
  2. 思翠水:翠水指清澈的水,寓意思念之情。
  3. 此恨谁知:此种遗恨又有谁能理解。
  4. 青灯耳:青灯下,只有我在耳边自诉。
  5. 无端偶寄诗篇:无缘无故地寄出诗篇。
  6. 殷勤传雁:热切地传递信鸽。
  7. 秋人清泪:秋天的人的眼泪,形容悲伤。
  8. 新筠:新竹,象征着生机与清新。
  9. 愁立晚风里:在晚风中愁苦地伫立。
  10. 高楼尽日:高楼上日照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元昭,清代诗人,生于乾隆年间,擅长诗词创作,风格细腻,情感丰富。其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晚,作者在感受到季节变迁和个人情感的交织下,写下对恋人的思念与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秋晚寄凝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中通过对秋天寒冷气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思念与惆怅。开篇以“梦红窗,思翠水”展现出一种梦幻的意境,红窗与碧水的结合,象征着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忆。在“此恨谁知,只有青灯耳”中,作者深感孤独与无奈,只有青灯作伴,表达出对恋人的思念之苦。

接着,诗中提到的“无端偶寄诗篇,殷勤传雁”,展现出作者寄托情感的方式——通过写诗和传递信物来表达对恋人的思念,然而又担心这份情感会伤及恋人的心灵。“天寒矣”一句,暗示季节的变化和心境的寒冷,尤为突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遥想吟倦妆残”描绘出恋人在秋风中愁苦的形象,增加了诗的情感层次。而“高楼尽日,长照眼碧云千里”则表现出对远方恋人的无尽思念,意象中包含了对未来的期许与无奈。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更透出了人对情感深切的渴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梦红窗,思翠水:描绘梦境与思念,红窗与翠水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内心的矛盾。
  2. 此恨谁知,只有青灯耳:表达孤独感,只有青灯能懂这份痛苦。
  3. 无端偶寄诗篇:突显诗人无奈的情感寄托,诗篇成为情感的载体。
  4. 殷勤传雁,却怕损秋人清泪:对恋人情感的细腻描绘,担心自己的情感会给她带来伤害。
  5. 天寒矣:感受到季节的寒冷,暗示内心的孤寂。
  6. 遥想吟倦妆残:回忆恋人的形象,传达对她的无尽思念。
  7. 新筠映窗倚:新竹的影子,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
  8. 相识疑曾,愁立晚风里:怀疑曾经的相识,心中满是愁苦。
  9. 也应念我怜君:希望恋人能理解自己的思念与怜惜。
  10. 高楼尽日,长照眼碧云千里:描绘恋人在高楼上遥望的情景,象征着对未来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灯耳”,用灯光比喻孤独的倾诉对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如“殷勤传雁”,赋予信鸽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透过细腻的情感描绘,表现出在秋天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红窗:象征着温暖与思念。
  2. 翠水:清澈的水,代表着纯净的爱情。
  3. 青灯:孤独与倾诉的象征。
  4. 新筠:新生与希望的象征。
  5. 高楼:对远方的渴望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梦红窗”指什么?

    • A. 梦中的窗户
    • B. 红色的窗前
    • C. 梦境与思念的结合
    • D. 以上皆是
  2. “此恨谁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无奈
    • C. 愤怒
    • D. 无所谓
  3. 诗中“殷勤传雁”指的是?

    • A. 写诗
    • B. 传递信物
    • C. 发送消息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D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可以将《祝英台近·秋晚寄凝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两者都是表达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但李清照的作品更显直接与激烈,而郑元昭的诗则多了一份细腻与婉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郑元昭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查询

柳梢青 永遇乐(梅子) 点绛唇 其二 柳梢青 其五 柳梢青 醉花阴 其二 滴滴金 其一 李宜人生辰 瑞云浓 其二 王显之席上 水调歌头 其三 徐侍郎生辰 青玉案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韦字旁的字 桃花石 倒八字的字 日中必昃 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喜的词语有哪些 巾字旁的字 凡胎浊体 隽品 街坊邻舍 阴夏 显说 皮里晋书 耳刀旁的字 伙伴 鼎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懈的词语有哪些 多事之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