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府直舍盆池种莲二首》

时间: 2025-05-07 09:36:51

诗句

西府寒泉汲十寻,深浇浅洒碧森森。

高花已照红妆镜,小菡新抽紫玉簪。

钿破尚余新雨恨,繖疏才作半池阴。

西湖瘦得盆来大,更伴诗人恐不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36:51

原文展示:

西府寒泉汲十寻,深浇浅洒碧森森。 高花已照红妆镜,小菡新抽紫玉簪。 钿破尚余新雨恨,繖疏才作半池阴。 西湖瘦得盆来大,更伴诗人恐不禁。

白话文翻译:

在西府的寒泉里汲水有十寻之深,深深地浇灌着,轻轻地洒落,池塘显得碧绿森森。高高的花朵已经映照在红妆镜上,小荷刚刚抽出,像紫玉簪一样。即使钿子破损,仍然留有新雨带来的惆怅,遮阳伞稀疏,才刚刚形成半池的阴影。西湖的水面因盛开的莲花而显得瘦弱,伴随着诗人,我恐怕难以自禁。

注释:

  • 寒泉:指清冷的泉水。
  • :取水。
  • 十寻:古代长度单位,约合三十米。
  • 碧森森:形容水色青翠,生机盎然。
  • 红妆镜:镜子映照的红妆,指花朵的艳丽。
  • 小菡:小荷,指荷花。
  • 紫玉簪:形容荷花的清新与美丽。
  • :装饰品,这里指破损的装饰品。
  • 新雨恨:刚下过雨的怅惘。
  • 西湖瘦:形容西湖的水因荷花的盛开显得单薄。
  • 恐不禁:担心无法自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著称。在诗歌创作中,他常常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居住在西府,正值盛夏时节,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池塘中的荷花,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西府直舍盆池种莲二首》是一首描绘荷花的绝美诗作,通篇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首联“西府寒泉汲十寻,深浇浅洒碧森森”开篇便以清泉入手,展现出清澈的水质和生机盎然的池塘。通过“高花已照红妆镜”,诗人将荷花的美丽与镜子中的影像联系起来,展现出一种对美的反思和欣赏。

在描写荷花的同时,诗人又巧妙地引入了个人情感:“钿破尚余新雨恨”,不仅描绘了雨后荷塘的情景,更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与自然的美好形成了一种对照。最后两句“西湖瘦得盆来大,更伴诗人恐不禁”,通过将西湖的水面与池塘中的荷花进行比较,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现了诗人沉醉于荷花之美而感到难以自制的情感。

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府寒泉汲十寻:描写了诗人取水的情景,表现出环境的清幽。
  • 深浇浅洒碧森森:通过浇灌与洒落,形象地展现出池塘的生机。
  • 高花已照红妆镜:强调荷花的艳丽与优雅,反映出诗人对美的欣赏。
  • 小菡新抽紫玉簪:表现出新荷的清新,象征着生命的蓬勃。
  • 钿破尚余新雨恨:引发情感的联想,表达对过往的惆怅。
  • 繖疏才作半池阴:描绘荷叶的遮挡,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西湖瘦得盆来大:通过对比,突出了荷花的美丽与环境的关系。
  • 更伴诗人恐不禁:表现出诗人对美的沉醉与难以自制。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小菡新抽紫玉簪”,将荷花比作紫玉簪,突出其美丽。
  • 拟人:形容景物带有人情,增加诗意。
  • 对仗:如“高花已照红妆镜”,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现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泉:象征清凉与宁静。
  • 高花:象征美丽与优雅。
  • 小菡:象征生命的希望与活力。
  • 新雨:象征变化与时光的流逝。
  • 西湖:象征广阔与深邃。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出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西府寒泉”,指的是什么? A. 温泉
    B. 寒冷的泉水
    C. 河流

  2. 诗中“小菡新抽紫玉簪”中“紫玉簪”比喻什么? A. 荷花
    B. 美丽的装饰品
    C. 诗人的情感

  3. 诗人对荷花的态度是? A. 厌恶
    B. 忽视
    C. 欣赏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白《静夜思》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受,但更多的是对人事的思考。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描绘自然景物中的人生哲理,与杨万里的作品在意象和情感上有所共鸣。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杨万里诗集》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史 其五 绝句八首 其六 雨中志感寄李太史伯襄 其二 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 其五 南园感事诗五首 其二 太傅都尉万瞻明先生移居赐第诗以贺 送姚侍御充渭北掌书记 长门怨 雨中望焦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山之志 摘开头的成语 感佩交并 日角龙颜 鹊巢鸠据 反文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乘势使气 哲狱 运钱 茅栋 折文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思如涌泉 香港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