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9:38
野践得幽咏,不吐聊自味。
健步忽传呼,云有远书至。
开缄秪暄凉,此外无一事。
奇怀坐消泯,追省宁复记。
方驩遽成闷,俗物真败意。
山鹊下虚庭,对语含喜气。
一笑起振衣,吾心本无滞。
我在野外踏上幽静的吟咏,不必说出也能自得其乐。
这时有人急匆匆地呼喊,说远方有书信送来。
打开信封只感到温暖的气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事情。
奇妙的情怀在此消散,追忆往事又能记住多少呢?
心情忽然变得沉闷,世俗的事物真让人失去意趣。
山鹊在空旷的庭院飞下,互相交谈中透出喜悦的气息。
我微笑着站起,抖落衣服,心中本无所滞留。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清雅的生活态度。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安人,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正月初三,正值农历新年之际。诗人身处范氏庄,抒发了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淡泊,体现了他在繁忙世俗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风格,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世俗生活的冷漠。诗歌的开头通过“野践得幽咏”描绘出一种自然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在幽静环境中的惬意与自得。接着,诗人提到“健步忽传呼”,展现了外界的打扰,似乎在揭示生活的喧嚣与杂乱。信件的到来虽带来温暖,但并未激起诗人的太多兴趣,反而让他感到一丝沉闷。此时的诗人似乎在思考生活的意义,感慨于世俗的繁琐与无趣。
然而,在“山鹊下虚庭”这一句中,诗人通过描绘庭院中山鹊的欢快情景,重新唤起了内心的愉悦。最后,诗人微笑着振衣而起,表明他摆脱了世俗烦恼,回归到自然的宁静与自我之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回归和自我心灵的解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体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以淡泊的心境面对世俗的纷扰,展现了个人内心的自我解放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中“健步忽传呼”指的是什么情景?
A. 诗人在野外悠闲
B. 有人急匆匆来传话
C. 诗人在思考人生
D. 诗人正在吟咏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淡泊宁静
C. 拒绝交往
D. 热衷于社交
“山鹊下虚庭”中的“虚庭”象征着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安静的自然环境
C. 忙碌的生活
D. 世俗的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