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0:00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两晨又不到东园,沙径朝来合小乾。可惜红梅将落去,怕风怕雨不来看。
两天早上我都没能去东园,沙路上只剩下微微的晨露。可惜红梅快要凋谢了,真担心它会因为风雨而无人前来欣赏。
本诗提到的梅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常常与坚韧、高洁的品格联系在一起。梅花在寒冬腊月时开花,因此常被视为不屈不挠的象征。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常常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感受来描绘自然景象及生活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中和节日,正值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因晨雨未能到东园游玩而感到遗憾,同时也隐喻了对美好事物稍纵即逝的感慨。
本诗以简洁的语言捕捉了春天晨间的气息和梅花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两晨又不到东园”开篇即设下了遗憾的基调,既表达了对东园美景的向往,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红梅的凋谢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深刻反思。通过“怕风怕雨”的描写,诗人将梅花的脆弱与自身的无奈相结合,传达了一种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了人们在面对不可避免的变化时的脆弱与无奈。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表现出深刻的哲理思考和浓厚的生活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梅花的凋谢为线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红梅”象征什么?
“怕风怕雨”中的“怕”字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但更强调梅花在寒冬中的坚韧与不屈,与杨万里的感伤形成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则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望,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