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1:06
应真二首 其一
五百逋逃士,刘郎不放心。
教醒阿罗汉,飞空无处寻。
这首诗描绘了五百位逃亡的士人,刘郎对此感到不安。他希望能够唤醒阿罗汉,然而阿罗汉早已飞升,寻找无处可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士衡,号静斋,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古体诗,诗风清新,意境深远。刘克庄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战乱之际,诗人对逃亡者的关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难与不安,同时也表现了对修行者超脱世俗的向往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逋逃士”和“阿罗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心中的矛盾与挣扎。诗的开头提到“逋逃士”,这不仅暗示了战乱带来的影响,也折射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刘郎的“放心”与“阿罗汉”的“飞空”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是对世俗的牵挂,后者则是对超然境界的向往。诗人在此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逃亡者命运的关心与对修行者超脱的向往,折射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诗中“教醒阿罗汉”一语,似乎在诉说一种希望,期待那些可以引导世人走出困境的修行者能够回归人间。然而“飞空无处寻”又揭示了这种希望的渺茫,阿罗汉已然远离世俗,无法触及。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融入了深刻的哲思,表达了对人世间苦难的深切关怀,同时也体现出对超脱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刘克庄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将复杂的社会现实与个人内心的挣扎完美结合,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社会动荡中逃亡者的同情与无奈,以及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反映了人世间的苦难与个人理想之间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阿罗汉”是什么意思?
“飞空无处寻”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