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1:14
漫兴一首
生在重华内禅前,
红颜倏忽变霜颠。
吾虽后辈识前辈,
彼以小年疑大年。
殇子几曾知寿夭,
死人安可语神仙。
何须求入耆英社,
作老农夫也自贤。
在重华殿内的禅房前出生,
红颜瞬间就变成了霜白的头发。
我虽然是后辈,但认识前辈,
他们在年幼时却怀疑年长。
殇子怎么能知道生死的长短,
死人又怎么能和神仙讨论呢?
何必追求加入耆英社,
做个老农夫也同样显得高尚。
“重华”指代的是古代皇宫,隐喻诗人身处权贵之地。诗中涉及的“耆英社”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代表着社会的上层圈子。而“神仙”则象征着超越生死的存在,表明诗人对生命和长寿的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性格豪放,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为主。他的诗歌富有哲理,常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权力更迭之时,诗人对生命、时间的流逝以及个人价值的思考,使得诗歌充满了哲理性的反思。
此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社会地位的思考。开篇提及重华殿,勾勒出一种宫廷的背景,暗示了作者生于权贵之地,但随之而来的便是红颜的迅速衰老,构成了人生无常的悲哀。诗人用“殇子”来表达幼年早逝者的无知,强调了生死的无奈与生命的脆弱。同时,诗中提到“何须求入耆英社”,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整首诗在形式上虽为古诗,但其思想内涵却深邃而丰富,展现了诗人的智慧和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人生的无常与价值。作者虽然身处高贵之地,但并不追求名利,而是选择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生命的短暂,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红颜倏忽变霜颠”主要表达了什么?
“何须求入耆英社”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