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旱继以大风即事十首》

时间: 2025-08-10 01:55:46

诗句

老农相戒早输官,何日爰书得少宽。

明府安知帘外事,路人却见水中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01:55:46

原文展示:

老农相戒早输官,何日爰书得少宽。明府安知帘外事,路人却见水中瘢。

白话文翻译:

老农告诫彼此要早早上交粮税,什么时候才能申请到一点宽松的政策呢?明府怎么能知道窗帘外的事情,路人却能看到水中的伤痕。

注释:

  • 老农:指年长的农民,通常对田地和气候变化很敏感。
  • 相戒:彼此警惕或告诫。
  • 输官:上交给官府的税款。
  • 爰书:申请书、奏章。
  • 少宽:一些宽松的政策或减免。
  • 明府:指明知的官员,泛指朝廷或地方官。
  • 帘外事:窗帘外的事情,暗指外部环境或百姓的疾苦。
  • 水中瘢:水中的伤痕,象征着农田受灾的痕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德明,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描绘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乡土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正值秋季干旱,农民生活困苦,粮食歉收,反映了作者对农民困境的关注与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老农的对话,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严峻现实。诗中的“老农”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更是广泛农民的代表。通过“相戒早输官”一句,表达了农民的无奈与心酸,他们即使面临干旱、缺水的困境,也不得不按时上交粮税,显示了对官府的无力感。而“明府安知帘外事”则隐含了对官员漠视民情的批评,表明了社会上层与底层之间难以沟通的鸿沟。最后一句“路人却见水中瘢”通过生动的意象,揭示了农田受灾的痕迹,反映出农民的苦难与悲哀。这首诗既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又蕴含着浓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农相戒早输官:老农彼此告诫,早早上交税款,显示了他们对官府的无奈与紧迫感。
  • 何日爰书得少宽:期盼能够获得一些宽松的减免政策,反映了农民的苦苦等待。
  • 明府安知帘外事:对官员的讽刺,表明其对民间疾苦的无知。
  • 路人却见水中瘢:通过路人看到的“水中瘢”,隐喻农田受灾的情况,暗示社会现实的残酷。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水中瘢”比喻农田受灾的痕迹,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使得整体结构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老农的视角,反映了农民在干旱和官府的压迫下的无奈与苦痛,表达了对社会底层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与批评。

意象分析:

  • 老农:象征着广大的农民群体,代表了社会底层的声音。
  • 明府:象征了官府的冷漠与无知。
  • 水中瘢:代表了自然灾害对农田的伤害,暗示着农民的生存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农”主要指的是? A. 年轻农民
    B. 年长农民
    C. 官府官员
    D. 商人

  2. 诗中“明府安知帘外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官府的信任
    B. 对官府的批评
    C. 对农民的赞美
    D. 对自然的感慨

  3. “水中瘢”象征着什么? A. 丰收的喜悦
    B. 农田的受灾
    C. 官府的权威
    D. 年轻人的奋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秋季的感受与对民生的关注。
  • 李白《月下独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反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刘克庄的《秋旱》都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苦难的关心,但杜甫更多关注战乱,而刘克庄则聚焦于自然灾害与农民生存困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双双燕•为王阮亭题余氏女子绣柳毅为洞庭龙女传书图 双双燕·予携度儿来粤节届立秋矣燕子方营巢于寓室之楣怜而赋此 双双燕 双双燕 双双燕 双双燕 双双燕 双双燕 双双燕 忆金陵 双双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竖心旁的字 寒腹短识 单耳刀的字 臣字旁的字 雅人韵士 趫腾 抓牛鼻子 病字头的字 隋珍 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译释 刮目相见 侍膳 酒辜 阐幽明微 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