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6:19
常娥不悔偷灵药。
碧海孤秋约。
宝奁犹未是圆时。
谁唤风前乱笛起参差。
纤云卷尽金波冷。
破碎山河影。
言愁真欲问青天。
可许今年明月复明年。
常娥不后悔偷取了仙药,
在碧海孤独的秋天约定相会。
宝盒中的月亮仍然没有圆满的时刻,
是谁在风前吹起了杂乱的笛声,声调参差不齐。
细纤的云卷尽,金色的波浪显得寒冷。
破碎的山河映出影子。
我真想向青天问一问,
今年的明月是否能够再出现于明年。
诗中提到的“常娥”是《山海经》等古籍中的人物,常与月亮的神话相联系,代表着孤独与美丽的结合。诗中提到的“灵药”与“碧海”则暗示了追求长生与理想的艰辛与孤独。全诗的背景与中秋节相关,表现了对月亮和团圆的思考与渴望。
朱祖谋,清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他的诗作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此诗创作于中秋节前夕,秋天的孤寂与月亮的圆缺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作者对团圆的渴望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这首《虞美人》通过对常娥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孤独与对月亮的眷恋。开头提到常娥不悔偷灵药,暗示了追求理想的代价与孤独。接着,诗人运用“碧海孤秋约”表达了秋天的清冷和孤独,仿佛在预示着一种无法团圆的哀愁。
“宝奁犹未是圆时”将月亮的圆缺与人间的团圆紧密相连,反映了人们对团圆的期待与失落。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冷峻与人心的愁苦,尤其是“言愁真欲问青天”这一句,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渴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清秋的美丽与人心的惆怅,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反映了孤独与渴望团圆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常娥为何不悔?
A. 因为她得到了长生不老的药
B. 因为她爱上了月亮
C. 因为她得到了财富
D. 因为她不喜欢人间
诗中提到的“宝奁”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与希望
C. 友情
D. 家庭
“言愁真欲问青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失落与渴望
C. 愤怒
D. 忧虑
答案: 1.A 2.B 3.B
朱祖谋的《虞美人》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现了对月亮的思念,但朱的诗更强调孤独与渴望,而李白则更侧重于思乡情怀。两者都通过月亮这一意象,表达对人间情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