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李侍郎归衡州二首》

时间: 2025-04-30 22:03:26

诗句

道重物自轻,心清内无欲。

未定胸中见,难行天下独。

冠盖上青云,著鞭竞驰逐。

南山有德人,一笑遗宠辱。

岿然殿诸老,足以镇浮俗。

一出上禁林,再出拥牙纛。

本无圭组累,归去便野服。

譬如山中云,润泽滋草木。

未雨出岩岫,已雨反幽谷。

明月共樽罍,清风满松竹。

问谁从之游,韦编能熟读。

人生了婚嫁,意愿何时足。

傥肯割半山,诛茅从卜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3:26

原文展示

道重物自轻,心清内无欲。未定胸中见,难行天下独。冠盖上青云,著鞭竞驰逐。南山有德人,一笑遗宠辱。岿然殿诸老,足以镇浮俗。一出上禁林,再出拥牙纛。本无圭组累,归去便野服。譬如山中云,润泽滋草木。未雨出岩岫,已雨反幽谷。明月共樽罍,清风满松竹。问谁从之游,韦编能熟读。人生了婚嫁,意愿何时足。傥肯割半山,诛茅从卜筑。

白话文翻译

道德重要而物质自然轻视,内心清净无欲。心中未定之事,难以独自行走天下。官帽如青云,争相追逐。南山有德之人,一笑之间忘却宠辱。坚定如殿堂中的长者,足以镇压浮俗。一旦出仕,再出则拥护大旗。原本无官职束缚,归隐便穿野服。如同山中的云,滋润草木。未雨时从岩岫出现,下雨后返回幽谷。明月与酒杯相伴,清风满布松竹。问谁能与之同游,能熟读古籍。人生完成婚嫁,愿望何时满足。若肯割让半山,便可筑茅屋隐居。

注释

  • 道重物自轻:指道德重要,物质自然轻视。
  • 心清内无欲:内心清净,无欲无求。
  • 未定胸中见:心中未定之事。
  • 冠盖上青云:比喻官位高。
  • 著鞭竞驰逐:争相追逐官位。
  • 南山有德人:指隐居的高人。
  • 一笑遗宠辱:一笑之间忘却宠辱。
  • 岿然殿诸老:坚定如殿堂中的长者。
  • 一出上禁林:指出仕。
  • 再出拥牙纛:再次出仕则拥护大旗。
  • 本无圭组累:原本无官职束缚。
  • 归去便野服:归隐便穿野服。
  • 譬如山中云:比喻隐居生活。
  • 未雨出岩岫:未雨时从岩岫出现。
  • 已雨反幽谷:下雨后返回幽谷。
  • 明月共樽罍:明月与酒杯相伴。
  • 清风满松竹:清风满布松竹。
  • 韦编能熟读:能熟读古籍。
  • 人生了婚嫁:人生完成婚嫁。
  • 傥肯割半山:若肯割让半山。
  • 诛茅从卜筑:筑茅屋隐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1137-1218),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文学家、诗人。其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尤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炎送别李侍郎归衡州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李侍郎的敬仰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侍郎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道重物自轻,心清内无欲”一句,直接点明了作者的价值观念,即道德重于物质,内心清净无欲。后文通过对李侍郎的赞美,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价值观念。诗中的意象如“南山有德人”、“明月共樽罍”、“清风满松竹”等,都充满了隐逸的意境,体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重物自轻:强调道德的重要性,物质自然轻视。
  2. 心清内无欲:内心清净,无欲无求。
  3. 未定胸中见:心中未定之事。
  4. 难行天下独:难以独自行走天下。
  5. 冠盖上青云:比喻官位高。
  6. 著鞭竞驰逐:争相追逐官位。
  7. 南山有德人:指隐居的高人。
  8. 一笑遗宠辱:一笑之间忘却宠辱。
  9. 岿然殿诸老:坚定如殿堂中的长者。
  10. 足以镇浮俗:足以镇压浮俗。
  11. 一出上禁林:指出仕。
  12. 再出拥牙纛:再次出仕则拥护大旗。
  13. 本无圭组累:原本无官职束缚。
  14. 归去便野服:归隐便穿野服。
  15. 譬如山中云:比喻隐居生活。
  16. 润泽滋草木:滋润草木。
  17. 未雨出岩岫:未雨时从岩岫出现。
  18. 已雨反幽谷:下雨后返回幽谷。
  19. 明月共樽罍:明月与酒杯相伴。
  20. 清风满松竹:清风满布松竹。
  21. 问谁从之游:问谁能与之同游。
  22. 韦编能熟读:能熟读古籍。
  23. 人生了婚嫁:人生完成婚嫁。
  24. 意愿何时足:愿望何时满足。
  25. 傥肯割半山:若肯割让半山。
  26. 诛茅从卜筑:筑茅屋隐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冠盖上青云”、“譬如山中云”。
  • 拟人:如“一笑遗宠辱”。
  • 对仗:如“道重物自轻,心清内无欲”。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山有德人:隐居的高人。
  • 明月共樽罍:明月与酒杯相伴。
  • 清风满松竹:清风满布松竹。
  • 山中云:隐居生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道重物自轻”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 A. 道德重要,物质轻视。
    • B. 道德轻视,物质重要。
    • C. 道德和物质都重要。
    • D. 道德和物质都不重要。
  2. 诗中“南山有德人”指的是什么?

    • A. 隐居的高人。
    • B. 官场中的高人。
    • C. 商人。
    • D. 农民。
  3. 诗中“明月共樽罍”一句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官场生活。
    • B. 隐居生活。
    • C. 战争生活。
    • D. 商业生活。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词对比

  • 王炎《送李侍郎归衡州二首》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炎的诗更多地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王炎诗集》:收录了王炎的全部诗作,是研究王炎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中吕】喜春来_六艺礼夙兴 【南吕】四块玉_叹世两鬓皤 【双调】夜行船_酒病花愁何 【般涉调】耍孩儿_借马近来时 【商调】集贤宾 【南吕】四块玉_天台路采药 【双调】湘妃怨_和卢疏斋《 落梅风·蔷薇露 天净沙 秋思 【双调】新水令_题西湖四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矛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高自期许 泪涟 俗曲 疾如雷电 反坐 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筣笓 包含饬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柱石之坚 枝分缕解 匕字旁的字 絮袄 万人之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