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4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41:44
原文展示:
夜半闻雨再用前韵 王炎 〔宋代〕
辘轳百尺汲无水,映日四山云不起。 朱轓浪说劝农桑,衣食何从可甘美。 祷而得雨不苦旱,窃疑此殆偶然尔。 夜半潺潺檐溜鸣,孤枕梦回心失喜。 儿童挽犊妇饷馌,襏襫耕夫亦勤止。 鼠迹印我榻上书,蛛丝罥我壁间麈。 抖擞胸中三斗尘,强欲吟哦无好语。 请公酌酒更挥毫,快写珠玑歌喜雨。
白话文翻译:
在深井中用辘轳汲水,却不见水,阳光下四周山峦云雾未起。 官员们空谈鼓励农桑,但百姓的衣食如何能甘美? 祈雨后虽得雨,但并不觉得旱情有多苦,我怀疑这只是偶然。 夜半时分,屋檐滴水声潺潺,我从梦中醒来,心中不禁欢喜。 孩子们牵着小牛,妇人们送饭到田间,农夫们也勤劳不懈。 老鼠的足迹印在我的床头书上,蜘蛛网缠绕在墙壁的拂尘上。 我抖落心中积压的尘埃,却强求自己吟诗,却找不到好词句。 请您斟酒再挥毫,快快写下赞美喜雨的珠玑诗篇。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他对农事和自然现象的关注。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农业生产的关心以及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祈雨后,实际降雨的情况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农事生产的关心和对自然现象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农事生产的关注,展现了作者对农业社会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诗中,“辘轳百尺汲无水”和“映日四山云不起”描绘了干旱的景象,而“夜半潺潺檐溜鸣”则表达了降雨后的喜悦。通过对农夫劳作的描写,如“儿童挽犊妇饷馌”和“襏襫耕夫亦勤止”,作者表达了对勤劳农夫的敬意。最后,作者希望有人能写下赞美喜雨的诗篇,体现了对文学创作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农事生产的关注,表达了作者对农业社会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诗中既有对干旱的担忧,也有对降雨的喜悦,以及对勤劳农夫的敬意和对文学创作的期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辘轳百尺汲无水”描绘了什么景象? A. 丰收的景象 B. 干旱的景象 C. 雨后的景象 D. 农夫劳作的景象 答案:B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现象的喜悦? A. 干旱 B. 降雨 C. 官员的空谈 D. 农夫的勤劳 答案:B
诗中“请公酌酒更挥毫”表达了什么? A. 对官员的不满 B. 对文学创作的期待 C. 对农夫的敬意 D. 对自然现象的感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