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6:57
禅禅碌碡,道道木头。
会得全无巴鼻,不会却有来由,
何似云门六不收。
这首诗表达了禅宗的深奥境界,犹如一块块碌碡(磨盘),似乎是简单的木头。但如果能够领悟到其真正的意义,就能超越一切的执着;如果无法理解,就会被各种原因所困扰。这种境界比起云门禅宗的六个“不收”要更加深刻。
释祖钦,宋代著名禅宗僧人,因其深厚的禅学造诣和诗词才能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多涉及禅理,强调内心的领悟与现实的超越。
此诗创作于禅宗盛行的时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内心修行和精神追求的渴望。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哲理,体现了禅宗的意境。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中的这一首诗,运用了简单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禅宗的核心思想。诗的开头通过“禅禅碌碡”和“道道木头”来引入主题,给人一种朴素自然的感觉。碌碡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象征着平凡与真实,而“木头”则强调了事物的原始状态,暗示了人们在寻求真理时,不应过于追求复杂和虚幻。
接下来的两句“会得全无巴鼻,不会却有来由”,则更进一步地揭示了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能够领悟到真谛的人,能超越一切的执念,而无法理解的人则会被各种外在因素所困扰。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领悟的重要性,指出心灵的自由来自于对内在的觉察。
最后一句“何似云门六不收”,则引入了云门宗的禅理,强调了超越对外物的执着,真正的解脱在于内心的平静和自在。这首诗整体上以简约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哲理,展现了禅宗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心的领悟与自由,反映了禅宗追求超脱的精神。诗人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向读者传递了对生命本质的理解,鼓励人们放下执念,追求内心的宁静。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碌碡”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会得全无巴鼻”意指能够领悟到真谛的人,能超越一切的__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云门六不收”是指对外物的执着。(对/错)
《题雪溪图》通过描绘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与《偈颂一百二十三首》相呼应,皆传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