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乡子 秋思》

时间: 2025-07-31 20:08:40

诗句

独上楼西。

绿鬟鸾镜晓妆低。

半暖乍寒花影静,重思省。

听得砧声着意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20:08:40

原文展示:

南乡子 秋思
屠茝佩 〔清代〕

独上楼西。绿鬟鸾镜晓妆低。
半暖乍寒花影静,重思省。
听得砧声着意整。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一人走上西楼,
看到妆容淡雅的女子,发髻低垂,
春日的暖意刚过,花影显得格外静谧,我不禁深思。
这时听见砧声,似乎在认真整理着什么。


注释:

  • 独上楼西:独自一人走上西边的楼阁,表达孤独的心境。
  • 绿鬟:指的是绿色的发髻,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妆容。
  • 鸾镜:古代的一种镜子,象征美丽和仪态。
  • 半暖乍寒:形容气候变化无常,刚刚温暖又显得寒冷。
  • 重思省:反复思考,省察内心的情感。
  • 砧声:指的是敲打布料的声音,常与乡村生活有关,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的典故,但“砧声”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表现乡村的宁静与生活的点滴,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屠茝佩,清代女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反映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但女性的地位仍较低,诗人通过诗词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情感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南乡子 秋思》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开篇“独上楼西”就设定了一个孤独的场景,诗人独自走上楼阁,仿佛在寻找内心的宁静。接着“绿鬟鸾镜晓妆低”,描绘了女子妆容的细节,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视。

“半暖乍寒花影静”这一句,展现了秋天天气的微妙变化,通过细腻的观察表现出一种忧伤的情绪。诗人在这种气候中产生了深深的思考,似乎在反思自己的生活与感情。而“听得砧声着意整”则带来了一种乡村的宁静,砧声的出现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点滴与朴实。

整首诗在描绘景物的同时,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展现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联结。诗人在秋天的背景下,表现出对生命变迁的感悟,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独上楼西:孤独的心情,强调了个体的孤独感。
  • 绿鬟鸾镜晓妆低:描绘美人的妆容,体现了对美的欣赏。
  • 半暖乍寒花影静:气候的变化引发思考,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 重思省:反复思索,隐含对过往的追忆。
  • 听得砧声着意整:乡村的生活场景,带来一种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砧声”比喻生活的细腻与宁静。
  • 拟人:花影“静”,似乎在与诗人的心情共鸣。
  • 对仗: 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了孤独与思考的空间。
  • 绿鬟:美的象征,体现女性的柔美。
  • 花影:自然之美,隐喻时间的流逝。
  • 砧声:生活的常态,带来乡村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独自上楼是为了:
    A. 享受风景
    B. 寻找内心的宁静
    C. 与朋友聚会

  2. “绿鬟鸾镜”中的“鸾镜”指的是:
    A. 一种鸟类
    B. 一种美丽的镜子
    C. 一种装饰品

  3. 诗中“砧声”的作用是:
    A. 增加热闹气氛
    B. 带来乡村的宁静
    C. 引发思考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女性情感与思考。
  • 杜甫《月夜忆舍弟》:对孤独与思念的深刻描绘。

诗词对比

  • 屠茝佩与李清照的作品:两者都展现了女性的情感,但屠茝佩更注重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对情感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词典》

这些资料可帮助深入理解清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关查询

题单丙文画像 题陈待制湖楼 题鲍史君林园 塔山作 宿永康 宿翁灵舍幽居期赵紫芝不至 宿翁卷书斋 宿寺 宿吉州永庆寺 送朱严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顶天踵地 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丝不走 无遮 养痈贻患 抱关执钥 一灯如豆 歹字旁的字 富埒天子 包含沽的成语 崩陷 牛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斩头去尾 倚附 角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