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0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09:03
宿永康
路有三千里,春容若水浓。
浅塘饥鹭上,晴霭市烟冲。
孤望生遥思,频过记昔踪。
宿程知近县,闻打发灯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感受与思绪。路途漫长,有三千里之遥,春天的景色如水一般温柔浓郁。浅塘中饥饿的白鹭飞上天空,晴朗的天空与市集的烟雾交相辉映。孤独地眺望远方,心中涌起了对往昔的思念。我在行程中知道快要到达的县城,听到远处传来的敲钟声。
作者介绍:徐照,字子华,号天舫,宋代诗人,以其诗作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他的作品多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旅途中,表达了诗人在漫长旅程中对自然、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往昔的思念和归宿的期待。
《宿永康》是一首描写旅途心情的诗,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以“路有三千里”引入,便营造出一种漫长旅程的感觉,令人感受到旅途的艰辛与孤独。接下来的“春容若水浓”则通过比喻,将春天的美丽景色与水的柔和相联系,使得春天的气息更加鲜活。诗中“浅塘饥鹭上”一语,既描绘了自然中的生灵,又暗示了生活的艰难,给人一种生存的无奈。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孤望生遥思”和“频过记昔踪”,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表达了深沉的感情。在诗的结尾部分,随着“宿程知近县,闻打发灯钟”的描写,诗人似乎感受到归宿的希望,既有对即将到达的期待,又带着一丝安慰与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令人倍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旅途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生活艰辛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归宿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路途有多远?
A. 一千里
B. 三千里
C. 五百里
D. 两千里
诗中的“春容若水浓”是比喻什么?
A. 春天的阳光
B. 春天的景色
C. 春天的雨水
D. 春天的风
诗人对往昔的情感体现在哪一句?
A. 路有三千里
B. 孤望生遥思
C. 宿程知近县
D. 闻打发灯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