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9:54
君王著意履声间。便令押紫宸班。今代又尊韩。道吏部文章泰山。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功业后来看。似江左风流谢安。
君王特别重视在声色之间的表现,因而让人们把紫宸班的官职牢牢把握在手中。如今的朝代又尊重韩愈这样的文人,官吏的文章如同泰山般高峻。我举杯祝愿千年长寿,问你有什么事,早点和赤松老仙一起无所事事。功业到了后来再来看,正如江左的风流人物谢安。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和抗金英雄。他的词作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现个人情感与民族气节。
《太常引(寿南涧)》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时局动荡,金朝侵扰南宋,辛弃疾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长寿、理想人生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慕。
这首词通过描绘君主对音乐及文人的重视,展现了一个政治与文化交织的深刻主题。开篇提到“君王著意履声间”,将视线引向宫廷的声色生活,反映出当时社会重视文化的人文气息。但随之而来的“便令押紫宸班”,则是对权力与地位的暗示,显示出辛弃疾对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感受。
接着提到“今代又尊韩”,这一句中提到唐代名士韩愈,表明对文人的尊重与追寻。诗人并以“道吏部文章泰山”来形容当时文人的地位与成就,显示出对文学的崇高理想。
“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则转向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渴望与赤松子这样的道士共同享受悠闲的生活,体现出对超脱与自由的向往。最后“功业后来看,似江左风流谢安”,通过对历史人物谢安的比拟,表达了对历史风流人物的仰慕和对自身理想的追求。
整首词在美丽的文辞中流露出辛弃疾对理想人生的反思与追求,虽身处动乱之中,但他依然向往着一种高洁的生活和长久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慕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辛弃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长寿与闲适生活的渴望。
辛弃疾的号是什么?
“君王著意履声间”中的“履声”指的是什么?
“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