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3:5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57:27
少海旌旗落照中,
沙陀兵马雁门雄。
朝宗久废诸侯礼,
翊戴方尊节度功。
今日岂宜求骑劫,
当年应失倚全忠。
丹书铁券存终始,
万古山河带砺同。
在少海的旌旗在夕阳中落下,
沙陀的军队在雁门显得威武雄壮。
朝廷对诸侯的礼仪早已废止,
如今只尊重节度使的功勋。
今天难道还应该寻求骑劫吗?
往年应该是全心全意的忠诚。
丹书铁券的承诺永存始终,
万古的山河将一起承受磨难。
贝琼,明代诗人,其作品多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清新而又有深刻的历史感,常常运用典故来表达对历史的反思。
这首诗写于明代,可能是在国家政治动荡、外敌入侵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忠诚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风云与国家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与对现状的不满。开篇以“少海旌旗落照中”引入,景象渲染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接着将视角转向沙陀的军队,展现出外在的威胁与内心的焦虑。诗中提到“朝宗久废诸侯礼”,揭示了当时中央权威的衰落,反映了对传统礼仪的失望。通过“今日岂宜求骑劫”,诗人质疑现今的政治行为,是否应继续追求以往的忠诚。最后以“丹书铁券存终始”结尾,表明对国家承诺的坚守,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认知与悲悯。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反思,传达出诗人对忠诚与承诺的重视,以及对变化无常的历史的深刻感悟。
“少海旌旗落照中”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A. 军队的胜利
B. 军队的孤寂
C. 友好的交流
“朝宗久废诸侯礼”意指什么?
A. 中央集权的衰落
B. 诸侯权力的增强
C. 礼仪的重新恢复
“丹书铁券”在文中象征着什么?
A. 诗人的想象
B. 国家承诺的坚定性
C. 忠诚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