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0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05:45
嵩少何年出,遥寻庞德公。宁知高士宅,只在鹿门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少室山人(庞德公)的向往与敬仰。诗中提问:少室山何时出名?我遥远地寻找庞德公的踪迹。谁能知道高士(隐士)的住处,实际上就在鹿门山中。
欧大任,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与高士的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憧憬。
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值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风潮。诗人通过对少室山和鹿门山的描绘,表达了对高士生活的向往,并对隐士文化进行了赞美。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人格的追求。开篇即提及“嵩少”,暗示了对名山的敬仰与仰慕。诗人用“遥寻”表达了对庞德公的敬仰和对隐士的向往,这种遥远的追寻不仅是对人物的向往,更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宁知高士宅”一句,似乎带有一丝无奈与感慨,隐士的生活虽然美好,但却不易寻觅,真正的高士往往隐于人群之中,不为世人所知。最后一句“只在鹿门中”,则隐喻了隐士的生活并不遥远,也许就在我们身边,但却需要用心去发现。
整首诗在意象上简约而深远,既有山水之美,又蕴含着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体现了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士的尊重,给人以思考与启发。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隐士是谁?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山是和。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错)
对比欧大任的《南浦驿送少室山人之襄阳》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王维的诗更强调了自然的美丽,而欧大任则更侧重于对高士的追寻与敬仰。两者在意境上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