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9:13
南浦 水仙花
作者: 陆蓉佩 〔清代〕
明月逗疏帘,夜沉沉,扶起一枝纤影。
微步惯凌波,寒窗里合伴梅花凄冷。
风裳水佩,珊珊瘦骨疑扶病。
洗净铅华清欲绝,果似神仙孤迥。
前身应是飞琼,照亭亭一片水痕如镜。
粉靥漫疑愁,萧疏处谁识孤高情性。
迢迢银浦,魂归那更游尘境。
风雪天涯寒欲勒,又被素琴弹醒。
明亮的月光轻轻拨动着窗帘,夜色沉沉,我扶起一枝纤弱的水仙花影。
轻轻走出水面,寒窗里与梅花一同凄冷。
花儿裹着风的衣裳,瘦弱的身影似乎在忍受着病痛。
洗去浓妆艳抹,只想追求那清纯的境界,果然像是神仙一样孤独而超然。
她的前身应该是那飞舞的雪花,映照着亭亭玉立的水面如镜子般清晰。
她的脸上似有淡淡的愁苦,冷清的环境中,谁又能理解她那孤高的情怀?
那遥远的银色河流,灵魂归向何处去游荡尘世?
在风雪的天涯,寒冷让我想要停留,却又被素琴的声音唤醒。
陆蓉佩是清代的一位女诗人,出生于文人世家。她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敏感描写而著称。她的作品多描绘女性的情感、自然的美景,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细腻的内心世界。
《南浦 水仙花》创作于清代,正值女性地位逐渐提高的时期。陆蓉佩借助水仙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孤独、清高情感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气质的期待与束缚。
《南浦 水仙花》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清新的情感,展现了水仙花的孤高与清冷,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以“明月逗疏帘”引入,营造出一种夜的宁静与月的明亮,表现出一种幽静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微步惯凌波”描绘出水仙的轻盈姿态,并与寒窗梅花相伴,暗示出一种孤独的美感。
诗中多次使用比喻与拟人手法,如“风裳水佩”,形象地描绘了水仙花的娇弱与高洁。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引入对自身情感的反思:“粉靥漫疑愁”,展现出水仙花的忧愁与孤高,仿佛在问世人,谁能够理解这种孤独的情感。
整首诗不仅是在描写水仙花的外在之美,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诗的结尾部分“风雪天涯寒欲勒”再次回到现实,诗人似乎在自问,在这样的寒风雪夜,自己的灵魂又该归向何处?这一反思使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带上了一丝淡淡的忧伤,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水仙花的赞美与对孤独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情感的思考。水仙花作为孤高的象征,代表着一种超然于世的理想境界。
选择题:诗中“明月逗疏帘”中“疏帘”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水仙花的前身应是____。
判断题: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法来描绘水仙花的特点。(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