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2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9:28:51
南浦 春水(用玉田韵)
十里暖云烘,趁晴烟,放鸭人来侵晓。
一碧净无尘,东风软,已遣游丝先扫。
垂杨影里,钓钩挂出筠竿小。
有女浣纱偏耐坐,茵衬渔矶芳草。
几篙新涨粼粼,指红桥雁齿,前痕没了。
正喜报方生,双双鲤知有天涯书到。
绿波渺渺。渔郎去后桃源悄。
遮莫重来寻旧路,流尽落花多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暖和的云彩在十里之外漂浮,放鸭的人在清晨时分来到河边。河水清澈无污染,春风轻柔,游丝似的细雨已经开始飘洒。垂柳的倒影中,钓鱼的渔具轻轻挂在细竹竿上。岸边有一个女子在浣纱,神情安详,草地上铺着柔软的茵草。几只小船在水面轻轻荡漾,指着红桥的雁阵,之前的痕迹已经消失。正是欢喜之时,双双鲤鱼似乎知道远方有书信送达。水波荡漾,渔郎离去后,桃源的宁静难以寻觅。怎能再次找到那条旧路,已经流尽了多少落花。
作者介绍
殷秉玑(生卒年不详),字东星,号渔隐,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其作品常以细腻的笔触呈现生活的美好,具有浓厚的田园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寄情于自然,通过描写春水的清澈和渔村的宁静,表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南浦 春水》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中开篇便以“十里暖云烘”引入,暖云和清晨的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温暖、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澈的水面和轻柔的春风,仿佛让人置身于春日的河畔,感受到微风拂面,心旷神怡。
“垂杨影里,钓钩挂出筠竿小”,这一句生动描绘了钓鱼的闲适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女浣纱的形象增添了生活气息,展现了女性的温柔与坚韧。随着新涨的水波,双双鲤鱼似乎在诉说着远方的消息,暗示着生活中的希望与期待。
最后,诗人提到“遮莫重来寻旧路,流尽落花多少”,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的生活哲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美好回忆的追寻。诗人以自然为背景,寄托了对生活理想的追求和对人情世态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诗中“垂杨影里”中的“垂杨”指的是什么?
A. 柳树
B. 桃树
C. 梅树
D. 梧桐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哀愁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殷秉玑的《南浦 春水》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活的细节,而白居易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离别的感慨和人生的哲思。两者在表达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前者寄情于春水,后者则在草原的广阔中寻找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