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迎神 其二》

时间: 2025-08-09 19:02:09

诗句

阳律亢,阴晷伏。

耗下土,荐穜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9:02:09

原文展示:

阳律亢,阴晷伏。
耗下土,荐穜稑。

白话文翻译:

阳光的律令达到了巅峰,阴影的光晕隐伏于地面。
在地面上消耗着土壤,铺展着丰收的稻谷。

注释:

  • 阳律亢:阳光的法则到了最盛的状态,意指夏季阳光强烈,气候炎热。
  • 阴晷伏:阴影和日影在地面上交错,暗指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
  • 耗下土:土壤被消耗,寓意自然资源在使用中慢慢减少。
  • 荐穜稑:铺展稻谷,象征着丰收的景象和对农事的期待。

典故解析:

  • 阳律阴晷:引自古代天文学,指代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 荐穜稑:取自《诗经》中的农耕文化,反映了古人对农业的重视和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朓(384年—442年),字景仁,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生于东晋末年。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迎神》系列诗作常在传统节日或祭祀活动中吟诵,此诗作可能是在春夏之交,迎接丰收与祭祀的时节创作,表达对农业丰收的期待与对自然法则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迎神 其二》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诗中“阳律亢,阴晷伏”两句通过对阳光与阴影的描绘,展现出时间流逝的无情与自然规律的不可逆转。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人类的无奈与对自然的敬畏。

此外,“耗下土,荐穜稑”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现出人类在追求丰收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与消耗。诗人在这里既感叹于自然的恩赐,也隐含了对自然环境的忧虑。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表现出古人对农耕文化的重视与对丰收的期待,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阳律亢,阴晷伏:描绘了阳光的强烈与阴影的隐伏,反映出夏日的炎热与自然规律。
    • 耗下土,荐穜稑:表达了土壤的消耗和对丰收稻谷的期待,体现了人类对农业的重视。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后句在结构和意象上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阳光和阴影象征着时间与季节的交替,土壤与稻谷则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反映出人们对丰收的渴望及对自然法则的敬畏。

意象分析:

  • 阳光:象征生命与活力,代表着希望和繁荣。
  • 阴影:象征时间的无情流逝,提示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 土壤:代表着自然资源的基础,暗含着人类对土地的依赖。
  • 稻谷:象征丰收与富饶,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阳律亢,阴晷伏”中的“阳律”指的是什么? A. 月亮的光辉
    B. 太阳的法则
    C. 星辰的运行

  2. “耗下土,荐穜稑”中的“荐穜稑”意指什么? A. 消耗土壤
    B. 丰收的稻谷
    C. 施肥耕地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A. 对自然的无常感叹
    B. 对丰收的期待与对自然的敬畏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归园田居》:同样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农业生活的向往。
  • 《春望》:反映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思,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经》
  • 《南北朝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为对《迎神 其二》的全面解析和学习辅助,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碧溪草堂六言二首 再和 读太白诗一首和竹溪 杂咏一百首·支遁 杂咏一百首·李林甫 商妇词十首 病起十首 绝句三首 贺新郎(傅相生日壬戌) 莺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黹字旁的字 方寸之木,高于岑楼 二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鼻端生火 包含肆的词语有哪些 蝇营鼠窥 厂字头的字 七孔 癶字旁的字 不蔽风雨 异形词 昵嫌 金盏菊 追停 包含珠的词语有哪些 神安气集 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