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随王殿下诗 一》

时间: 2025-04-27 13:27:47

诗句

高秋夜方静。

神居肃且深。

闲阶涂广露。

凉宇澄月阴。

婵娟影池竹。

疏芜散风林。

渊情协爽节。

咏言兴德音。

闇道空已积。

干直愧蓬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7:47

原文展示

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
闲阶涂广露。凉宇澄月阴。
婵娟影池竹。疏芜散风林。
渊情协爽节。咏言兴德音。
闇道空已积。干直愧蓬心。

白话文翻译

在高秋的夜晚,四周显得格外宁静,神灵居住的地方显得肃穆而深邃。
闲暇的台阶上铺满了露水,凉爽的天空下月光清澈而明亮。
明月的影子映照在池塘和竹子上,稀疏的草木随风摇曳。
深厚的情感与清爽的节气相互交融,吟咏之声激励着德行的音韵。
幽暗的小路上已经积累了寂静,而我的心情却因无法直面心中理想而感到愧疚。

注释

  • 高秋:指秋天的晚期,通常是指天气清爽宁静的季节。
  • 神居:指神灵所栖息的地方,形容环境的清幽。
  • 闲阶:闲暇的台阶,意指无人打扰的地方。
  • 涂广露:露水覆盖在台阶上,形容湿润的环境。
  • 凉宇:凉爽的天空。
  • 婵娟:指明月,通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渊情:深厚的情感。
  • 兴德音:激励德行的声音。
  • 闇道:幽暗的小路。
  • 蓬心:心中理想的象征,文人往往有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朓(464年-499年),字希仁,号少陵,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之一,曾任南朝梁的官员。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谢朓在秋夜感受到的宁静与思考,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个人的遭遇密切相关。他生于动乱的时代,经历了南北朝的战争与变迁,诗中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奉和随王殿下诗 一》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佳作。诗的开头以“高秋夜方静”引入,展现出一个宁静的秋夜场景,给读者一种清新、静谧的感受。接着,诗人通过“神居肃且深”来强调环境的肃穆,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这种氛围与接下来的“闲阶涂广露”形成对比,表现了人们在闲暇时光中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在描绘月光和竹影的部分,诗人把自然景物与个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婉约的美感。“渊情协爽节”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最后的“干直愧蓬心”则是对自我的反思,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理想的惋惜和自责。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沉内省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谢朓作为南北朝时期优秀诗人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一个文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秋夜方静:高秋的夜晚显得格外宁静,暗示着一种理想的环境。
  2. 神居肃且深:神灵的居所显得庄重而深邃,暗示着人对自然与神秘的敬畏。
  3. 闲阶涂广露:台阶上满是露水,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营造出一种闲适的环境。
  4. 凉宇澄月阴:凉爽的天空下,月光清晰而明亮,强调了夜的美丽。
  5. 婵娟影池竹:明月的影子投射在池塘和竹子上,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画面。
  6. 疏芜散风林:稀疏的草木在风中轻轻摇曳,突显了秋天的特征。
  7. 渊情协爽节:深厚的情感与秋天的清爽节气相互交融,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8. 咏言兴德音:吟咏的声响激励人们追求德行,反映了诗人的理想追求。
  9. 闇道空已积:幽暗的小路上积累了寂静,暗示着内心的孤独。
  10. 干直愧蓬心: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诗人感到愧疚,反映出内心的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婵娟影池竹”,把明月比作美丽的女子,增添了诗的美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通过“疏芜散风林”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之美的向往,以及对于理想未能实现的愧疚与反思,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秋:象征着成熟与收获的季节,也暗示着生命的循环。
  • 月亮:象征着理想与纯洁,带来宁静与思考。
  • 露水:象征着清新与生命的滋养。
  • 竹子: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被文人所推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哪个?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婵娟”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凶猛的动物
    • C. 伤心的事情
    • D. 寂静的夜
  3. 诗人用什么词表达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感受?

    • A. 宁静
    • B. 愧疚
    • C. 幸福
    • D. 绝望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描绘了月夜的宁静与思乡之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通过月亮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王勃)与《奉和随王殿下诗 一》:两者均描绘夜晚的景象,但王勃更注重人生的哲理,而谢朓则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个人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谢朓诗集》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诗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秋暮书怀 东武二首 其二 书陈副省卷 鞏州首阳铺鸟鼠同穴 赠山人张无惑善画山水 胡无人 秋晚三首 其三 句 其四十 杜城茅斋二首 朝中措(清遐台饯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羊杂 情理难容 明白如话 祷请 绞丝旁的字 班门弄斧 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论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无法可施 元昆 三拜九叩 乙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犀槌 彼此一样 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