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4: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4:18
两岸春山中有溪。圩田雨足罢耕犁。
镜中每对青丫髻,树里时闻白画眉。
撑小艇,泛清漪。秦人洞口白云迷。
二千年后溪边水,照出桃花似旧时。
两岸的春山之间有一条小溪,圩田在细雨中滋润,已经停止了耕作。
镜子里映出的是青色的丫髻,树林中偶尔可以听到白画眉的歌声。
撑着小艇,轻轻地划过清澈的水面。在秦人的洞口,白云朦胧迷蒙。
两千年以后,溪边的水依然,如同往昔照出桃花的美丽。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他的诗作多描绘江南水乡的风貌,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和谐,诗人在游览山水时感受到的春日气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鹧鸪天 其一》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中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开篇以“两岸春山中有溪”引入,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通过“圩田雨足罢耕犁”描绘了农田的丰收,传达了对丰盈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镜中每对青丫髻”与“树里时闻白画眉”的细腻描写,勾勒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生活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江南水乡。
后半部分以“撑小艇,泛清漪”转入动态,展现出诗人游玩的场景,增添了诗的活力。最后一句“二千年后溪边水,照出桃花似旧时”则是全诗的升华,时间的流逝与景物的变迁对比,既让人感叹历史的沧桑,也让人感受到桃花依旧的美好,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不变的情感。这首诗以清新的景致与深刻的情感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历史的思考,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圩田”是指什么?
A. 水田
B. 干田
C. 荒地
D. 山地
“撑小艇”展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情景?
A. 忧愁
B. 轻松愉快
C. 忙碌
D. 孤独
诗中提到的“白画眉”是一种什么生物?
A. 鱼
B. 昆虫
C. 鸟
D. 动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在自然描写上都有细腻的笔触,但樊增祥更偏向于描绘春天的生机,而王维则着重于秋天的宁静与思索。樊增祥的诗更具生活气息,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更为沉静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