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0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1:12
鹧鸪天(六十日再赋)
两使星前秉烛游。
滔滔车马九河流。
耳听宣政升平曲,
目断炎兴未复州。
闻鼓吹,强欢讴。
被人送作遨头。
凭谁为扫妖氛静,
却与人间快活休。
在星空下,我们手持蜡烛游玩。
车马如潮,奔流不息。
耳边传来歌颂太平的乐曲,
眼前却只能看到未复的炎兴(国家的兴盛)。
听到鼓乐声,强作欢颜歌唱,
却被人送作了游玩之头。
谁来为我扫除妖邪的气氛?
难道与人间的快活就此告别?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了翁,号石林,南宋诗人,擅长词、诗,风格清新,善于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其作品常带有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局势变迁之际,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政治局势的不满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切思考。开篇描绘星空下的游乐场景,透出一丝奢华与快意。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眼前的繁华与耳边的乐曲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意识到现实的残酷。沉浸在欢愉之中的他,内心却被历史的沉重和未来的迷茫所困扰。最后,诗人发出无奈的感叹,渴望扫除周围的邪气,却又无从着手,表明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以对比手法深入刻画了游乐与沉思的矛盾,展现出一种复杂的人生哲学。诗人不仅仅在描绘外在景象,更在探讨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他对政治的忧虑与对生活的热爱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其核心思想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中的失落感。通过对繁华与忧愁的对比,揭示出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耳听宣政升平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太平盛世的渴望
B. 对战争的怀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朋友的祝福
填空题:诗中“滔滔车马流”中的“”应填入何词?
判断题:诗人对世俗的快乐感到无奈和失望。(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