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好事近》

时间: 2025-05-02 13:24:04

诗句

剪乱海棠丝,抛却春心不管。

杨柳那知人意,惹莺儿啼怨。

脸红眉翠不堪销,拥着半床懒。

二十四番花信,数春宵愈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4:04

原文展示:

好事近
剪乱海棠丝,抛却春心不管。
杨柳那知人意,惹莺儿啼怨。
脸红眉翠不堪销,拥着半床懒。
二十四番花信,数春宵愈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春天的景象与情感。海棠花的丝线被剪得凌乱,我已无心去理会春天的情愫。杨柳怎么会知道人的心意,惹得黄莺在一旁哀怨地啼叫。脸颊红润,眉目如翠,难以消退这份慵懒的心情。春天的二十四个花信节奏,随着春夜的短暂而愈加显得弥足珍贵。

注释:

  • 剪乱:剪裁得凌乱、杂乱。
  • 海棠:一种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和柔情。
  • 杨柳:象征柔情和春意,但此处表达了无知与无奈。
  • 惹莺儿啼怨:指引起了黄莺的哀怨鸣叫。
  • 脸红眉翠:形容女子的美丽。
  • 二十四番花信:指春天的二十四节气,暗示春天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士俊,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清新婉约,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天,正值花开时节,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却因种种原因感到无奈与惆怅,反映出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好事近》是一首充分体现了春天主题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开头句“剪乱海棠丝”,不仅描绘了花卉的状态,更暗示了诗人对春心的放弃,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接着提到的“杨柳那知人意”,则是将自然与人心的隔阂表现出来,表现出一种孤独感。

诗中还提到“惹莺儿啼怨”,黄莺的哀鸣似乎在回应诗人的心情,仿佛是对春天美好却短暂的感叹。最后一句“数春宵愈短”,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夜的短暂让人愈发珍惜。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具层次感,从花到柳,再到莺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愁苦,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剪乱海棠丝:描绘海棠花的繁茂,隐喻内心的混乱。
  2. 抛却春心不管:表达对春天情感的放弃,显现出一种无奈。
  3. 杨柳那知人意:自然与人心的隔阂,抒发孤独感。
  4. 惹莺儿啼怨:黄莺的哀鸣反映内心情感。
  5. 脸红眉翠不堪销:女子的美丽与慵懒的心境。
  6. 拥着半床懒:形象地表达出懒散的状态。
  7. 二十四番花信:暗示春天的流逝,愈发让人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与心情相联系,增加情感的共鸣。
  • 拟人:杨柳与莺鸟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使得语言更加优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海棠:春天的象征,代表美好与柔情。
  2. 杨柳:象征春天的柔美与人心的孤独。
  3. 莺鸟:传达春天的生机与内心的哀怨。
  4. 脸红眉翠:代表青春的美丽与懒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什么?

    • A. 哀愁
    • B. 美好与柔情
    • C. 秋天
  2. “杨柳那知人意”中的“杨柳”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知情
    • B. 无知与无奈
    • C. 欢喜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女性内心的情感与美丽。
  • 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徐士俊的《好事近》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二者都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但徐士俊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明代诗人传记》
  • 《古典文学名篇赏析》

相关查询

木兰花慢 吊水云楼旧址 木兰花慢 双挽 木兰花慢 秋兴 木兰花慢 适得醉经乐章,读未竟而彦博尚书 木兰花 木兰花慢 4月春假,与诸生游马江头 木兰花慢 为完颜振之寿 木兰花 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 其二 木兰花 听旧歌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危急存亡之秋 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隋珠弹雀 雨字头的字 己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一网无遗 包含多的成语 包含措的词语有哪些 儿字旁的字 挈妇将雏 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嚅动 目送 月下老 躭病 饥附饱飏 网购 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