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汉南城叹古坟》

时间: 2025-05-07 08:33:21

诗句

旧国多陵墓,荒凉无岁年。

汹涌蔽平冈,汨若波涛连。

上世千金子,潜卧九重泉。

松柏剪无馀,碑记灭罔传。

葬于不毛地,咸谓楚先贤。

事尽情可识,使人心怅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3:21

原文展示

旧国多陵墓,荒凉无岁年。
汹涌蔽平冈,汨若波涛连。
上世千金子,潜卧九重泉。
松柏剪无馀,碑记灭罔传。
葬于不毛地,咸谓楚先贤。
事尽情可识,使人心怅然。

白话文翻译

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许多坟墓,荒凉的景象已无岁月的痕迹。
潮涌的草木遮蔽了平坦的冈陵,像波涛一样涌动连绵。
上个世纪的千金子弟,隐匿在深邃的泉水之下。
松柏早已被修剪得无剩余,碑文的记载也早已消失殆尽。
他们葬身于这贫瘠之地,大家都称赞他们是楚国的先贤。
一切事情的真相都可以识别,让人心中感到无尽的惆怅。

注释

字词注释

  • 旧国:指的是曾经的国家,暗示历史的变迁。
  • 陵墓:指坟墓,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人物的消逝。
  • 汹涌蔽平冈:形容草木茂盛,覆盖了山冈,意象生动。
  • 千金子: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 九重泉:指深邃的泉水,隐喻埋藏的富贵与荣耀。
  • 松柏剪无馀:松柏象征长青,然而已经被砍伐殆尽,暗示历史的消逝。
  • 楚先贤:指楚国的先知先贤,表现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 怅然:感到惆怅、失落。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楚先贤”可能指楚国的历史人物,如屈原等,表现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逝去荣耀的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说(约660年-740年),唐代诗人,字子容,号景山,曾任职于朝廷,因才华出众而受到重视。他的诗风清新流畅,常以抒情和感慨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兴盛而历史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古墓的描写,表达对历史的追思与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过汉南城叹古坟》是张说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感慨之作。全诗通过对古墓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沉重与沧桑。诗人以“旧国多陵墓”开篇,便引出对历史的追思,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过去的惋惜与无奈。接着提到“汹涌蔽平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草木的茂盛与坟墓的交织,仿佛历史的记忆在这里交错缠绵。诗中提到的“千金子”与“九重泉”,则暗示了曾经辉煌的富贵人家与如今的隐秘无闻,形成强烈的对比,令人感到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古坟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与情感,既有对先贤的追忆,又有对历史无情的感慨,使人读后感同身受,心中不免生出怅然之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旧国多陵墓:昔日的国度如今满是坟墓,暗含历史的沧桑。
  • 荒凉无岁年:荒凉的景象,岁月似乎在此停滞。
  • 汹涌蔽平冈:草木繁盛,像波涛一样遮蔽了平坦的山冈,传达出一种生机与压抑的对比。
  • 汨若波涛连:形容景象的连绵不绝,表达历史的厚重感。
  • 上世千金子:指富贵之家的后代,隐喻历史的消失。
  • 潜卧九重泉:暗示那些曾经的荣耀已沉入深渊。
  • 松柏剪无馀:长青的松柏也已无存,象征着历史的消逝。
  • 碑记灭罔传:碑文的记载已不复存在,历史的记忆在逐渐消逝。
  • 葬于不毛地:他们最终葬身于贫瘠之地,暗含对那些先贤的惋惜。
  • 咸谓楚先贤:普遍认为他们是楚国的先贤,显示了对历史的尊重。
  • 事尽情可识:事情的真相已经揭示,表明历史的清晰与复杂。
  • 使人心怅然:结尾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惆怅,情感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汹涌蔽平冈”将草木比作波涛,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体现出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岁年”的描写,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与追思。诗人通过对古墓的描绘,表达了对曾经辉煌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同时,诗中对先贤的追忆,也体现了对过往英雄的敬仰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陵墓: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人物的消逝。
  • 草木:代表生命的延续与历史的交替。
  • 泉水:隐喻深藏的秘密与潜在的价值。
  • 松柏:象征长青与生命的坚持,但在此却是历史的消逝。
  • 碑记:象征着历史的记载与记忆的消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千金子”指的是:
    A. 普通人
    B. 富贵人家的子弟
    C. 农民
    D. 文人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历史的感慨与追思
    C. 对自然的描绘
    D. 对生活的热爱

  3. 诗中“松柏剪无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激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了对自然与历史的感慨。
  • 杜甫的《春望》:展现了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思考。

诗词对比
张说的《过汉南城叹古坟》与杜甫的《春望》都关注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关系,但张说更侧重于对古坟的感慨,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现实国家的忧虑。两首诗虽然题材相近,却在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背景与诗人个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文观止》

以上内容对张说的《过汉南城叹古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解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古诗的情感与意蕴。

相关查询

饯唐永昌 夜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春闺 送特进李峤入都袝庙 侍宴韦嗣立山庄应制 同韦舍人元旦早朝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 饯唐州高使君赴任 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永和 奉和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艮字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高字旁的字 栽人 道道地地 行字旁的字 包含刃的成语 碎首糜躯 寅台 包含酱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他乡故知 云过天空 项氏 心高气硬 室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