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3:28
清都众木总荣芬,
传道孤松最出群。
名接天庭长景色,
气连宫阙借氛氲。
悬池的的停华露,
偃盖重重拂瑞云。
不借流膏助仙鼎,
愿将桢干捧明君。
莫比冥灵楚南树,
朽老江边代不闻。
在清幽的山林中,各种树木都在争相吐露芬芳,
而那孤独的松树却显得格外出众。
它的名声传到天庭,永远保持着美丽的景色,
它的气息连同宫阙的云雾交融在一起。
在悬池边,露珠轻轻停留,
松枝重重地拂动着瑞云。
我不需要流膏来助力仙鼎,
只希望将这松树的枝干捧给明君。
不要和冥界那楚南的树相提并论,
那边的老树早已朽烂,世人却无人问津。
诗中提到的“冥灵楚南树”可能指代楚国的灵魂与古老的树木,反映出诗人对孤独与高洁的松树的赞美,以及对世俗腐朽的批判。
张说,唐代诗人,字公度,号逸人,擅长五言律诗及古体诗,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山水、自然为题材。
本诗是张说应蔡起居之邀所作,表达了对高洁松树的赞美,借以寄托对明君的忠诚与愿望,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遥同蔡起居偃松篇》是一首以松树为主题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开篇便描绘了清幽之地的景象,众多树木争相吐露芬芳,松树则以其独特的姿态脱颖而出,象征着孤独而高尚的品格。诗人通过“名接天庭长景色”,展现了松树的美丽与高贵,进一步引出与皇权的联系,表现出对理想政治的渴望。
“悬池的的停华露,偃盖重重拂瑞云”描绘了松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诗人希望将松树的精神捧给明君,以此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理想君主的期待。
最后两句则对比了冥界的树木与松树的高洁,突出了松树的孤独与不被世俗所动摇,寓意深刻,给人以思考。
诗中通过对松树的赞美,表达了对高洁人格的向往与对理想政治的期待,反映出士人对国家与社会的关切,是对腐朽现实的深刻批判。
诗中提到“孤松”象征什么?
A. 高洁与独立
B. 腐朽与衰老
C. 普通与平凡
答案: A
“清都”指代什么样的环境?
A. 烟雾弥漫
B. 清幽自然
C. 纷繁复杂
答案: B
诗人希望将松树的品质奉献给谁?
A. 明君
B. 文人
C. 普通百姓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