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2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9:37
渔阳草树不逢茶,柳外春声听掺挝。
浅水菰蒲寒带雨,远村庐舍晓衔霞。
内臣大仆连行色,竹耳风蹄起玉花。
明日郊原见芳事,牧人旟梦拥归鸦。
在渔阳的草树间,茶树难觅,
柳外春声时而传来,似乎在描绘春的景象。
浅水边的菰蒲在寒雨中摇曳,
远处的村庄和房舍在晨曦中显得格外美丽。
内臣和大仆匆匆行走,
竹耳般的风声和马蹄声响起如玉花绽放。
明天在郊外将会看到美好的事情,
牧人们在梦中拥抱归来的乌鸦。
作者介绍:陆釴,明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描绘民间生活与自然景观。他的作品常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权更迭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及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陆釴的《次韵文量留别之作时文量有俵马之役三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文关怀的诗。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意境。首句“渔阳草树不逢茶”以渔阳的自然环境为背景,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清新,而“柳外春声听掺挝”则通过声音的描写,使读者心中浮现出春日的温暖和生机。
接下来的几句诗中,诗人通过“浅水菰蒲寒带雨”与“远村庐舍晓衔霞”的对比,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细腻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乡村生活。尤其是“内臣大仆连行色”,暗示着社会的层次与繁忙,而“竹耳风蹄起玉花”则通过音响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动感与活力。
最后两句“明日郊原见芳事,牧人旟梦拥归鸦”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整首诗以柔和的笔触和细腻的观察,呈现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令人陶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春天生机盎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渔阳草树不逢茶”中的“茶”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内臣大仆”主要指什么?
“明日郊原见芳事”中“芳事”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釴的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意象和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王之涣通过高楼远望展现广阔的视野,而陆釴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生活的美好,风格各有不同,但情感基调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