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戏简文量》

时间: 2025-05-07 05:06:55

诗句

樽前谁遣雪儿歌,司马风情晚更多。

银蜡影偏人已醉,紫檀声断欲如何。

归来尚想桓伊笛,醒后空惭学士波。

戏问韦娘今健否,青楼元自不曾过。

十月二十八日,予与文量晚酌朱懋暹处,懋暹以教坊弟子王秀侑觞,夜深风冽,琵琶弦屡断,而懋暹以洞箫继之,已而秀舍弦按拍清歌数曲,中有所谓学士波者,余不解,文量哂之曰:“此方言也。

”文量醉甚,戏问秀:“杜韦娘安否?

”秀茫无以对,因相与抚掌而罢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6:55

原文展示

戏简文量
陆釴 〔明代〕

樽前谁遣雪儿歌,
司马风情晚更多。
银蜡影偏人已醉,
紫檀声断欲如何。
归来尚想桓伊笛,
醒后空惭学士波。
戏问韦娘今健否,
青楼元自不曾过。

白话文翻译

在酒樽前,谁让雪儿唱歌?
司马的风情,在傍晚时分更显浓厚。
银蜡的影子下,人们已然醉倒,
紫檀的声音断了,又该如何呢?
回到家中,仍想着桓伊的笛声,
醒来后,空自惭愧于学士波的曲调。
戏谑地问韦娘如今身体安好否,
青楼的生活原本就没有经历过。

注释

  1. 樽前:酒樽前。
  2. 雪儿歌:雪儿是指一种歌唱者,可能指在酒席上演唱的女子。
  3. 司马:指司马相如,古代著名的音乐家和诗人,代表风流才子。
  4. 银蜡:指蜡烛,银色的蜡烛影子映照在场面上。
  5. 紫檀:一种名贵的木材,常用来制作乐器,发出清脆的声音。
  6. 桓伊笛:桓伊是古代著名的笛子演奏者。
  7. 学士波:指一种曲调或乐曲,可能是地方方言。
  8. 韦娘:可能指某位女子,或是酒楼中的歌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釴(约1550年-1620年),字景升,号东篱,明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生活琐事,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时期,文人雅士常聚集于酒楼、茶馆,吟诗作对,享受生活。诗中描绘了与友人饮酒作乐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戏简文量》以轻松幽默的口吻描绘了一场酒宴,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生活的闲适。诗的开头通过“樽前谁遣雪儿歌”引入,营造出一种轻快的氛围,仿佛能听见酒席间的歌声。接着提到“司马风情晚更多”,这不仅是对古人风流才子的怀念,也反映了作者对当下生活的感受,暗示了对文人风流的向往和对当代的自嘲。

在“银蜡影偏人已醉,紫檀声断欲如何”中,诗人用蜡烛的影子和乐器的声音,描绘出一种醉意朦胧的情景,表现了酒后迷离的状态。接下来的两句则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尤其是对桓伊笛声的思念,显示了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最后两句提到韦娘,带有调侃的意味,反映了作者对青楼女子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接受。整首诗在轻松的表面下,隐藏着对人生的思考,既有欢愉,又有感伤,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樽前谁遣雪儿歌:在酒樽前,谁让雪儿唱歌?表达了酒宴的欢乐场景。
  2. 司马风情晚更多:提到司马相如,表达对文人雅士风情的怀念。
  3. 银蜡影偏人已醉:蜡烛的影子摇曳,暗示人在酒中已醉。
  4. 紫檀声断欲如何:乐器声音断了,表示醉后的无奈与失落。
  5. 归来尚想桓伊笛:回到家中,仍然想念桓伊的笛声,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6. 醒后空惭学士波:醒来后感到惭愧,暗指对学士波曲调的无知。
  7. 戏问韦娘今健否:开玩笑问韦娘是否安好,展现轻松的社交氛围。
  8. 青楼元自不曾过:自谦地表示自己从未到过青楼,带有调侃意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银蜡影偏人已醉,紫檀声断欲如何”,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将蜡烛影子和乐器声音比作酒宴的氛围,生动形象。
  • 反问:通过反问的形式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表现了作者在欢愉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酒樽:象征欢聚与放纵。
  2. 雪儿歌:象征青春和美好的时光。
  3. 银蜡:象征光阴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4. 紫檀:象征音乐与艺术的高雅。
  5. 韦娘:象征青楼女子的生活,反映社会风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雪儿”指的是: A. 一种饮品
    B. 唱歌的女子
    C. 一种乐器
    D. 诗人的朋友

  2. “银蜡影偏人已醉”中的“银蜡”指的是什么? A. 银色的酒杯
    B. 银色的烛光
    C. 银色的乐器
    D. 银色的衣服

  3. 诗人对“韦娘”的问候显示了什么? A. 对她的关心
    B. 对青楼生活的向往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 - 李白:同样描绘了酒宴的情景,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
  • 《春夜喜雨》 - 杜甫:描绘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情感细腻。

诗词对比

  • 陆釴《戏简文量》李白《月下独酌》:两首诗都描绘了酒宴的情景,但陆釴更强调社交的幽默与无奈,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孤独。

通过以上的解析和讨论,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戏简文量》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沁园春 步晓湘见赠元韵即以奉答 沁园春 沁园春 其九 蚁 沁园春 答宣远见赠 沁园春 为梅阁姊丈题美人小幅 沁园春 其一 送穷 沁园春(归田作) 沁园春·送李神木北上 沁园春 白燕 沁园春 为董叔宏赋溪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轰赶 鸾霄 灶前老虎 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国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践的词语有哪些 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发短心长 玉液琼浆 反文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一夜十起 鸦色 鼠字旁的字 身字旁的字 上下有等 包含象的词语有哪些 以仁为本 秃宝盖的字 雍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