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0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09:07
树如岩桂不胜低,花比素馨幽更奇。
要作团栾小窠锦,春风不长出丛枝。
这棵树就像低矮的岩桂,花朵比素馨花更加幽雅奇特。
如果要制作一团团的锦绣,春风却不长出枝丫来。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以自然主义风格著称,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风貌为主,强调对生活的真切体验。
《瑞香花二首》写于南宋时期,诗人生活在战乱和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内心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在作品中得以体现。
《瑞香花二首》通过描绘瑞香花的奇特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首句“树如岩桂不胜低”,以低矮的树木作为开篇,将读者带入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树木的描写,展现了瑞香花所处环境的独特性。接下来,诗人用“花比素馨幽更奇”来强调瑞香花的美丽,既表现了对花儿的赞美,也暗示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往往在平凡中悄然绽放。
最后两句则带有一丝惋惜之情。“要作团栾小窠锦,春风不长出丛枝”,在美丽的梦想与现实之间形成对比,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命脆弱的感慨。这种对比不仅渗透了诗人的忧郁,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伤感和哲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瑞香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生命短暂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感悟。
瑞香花的形态相比于哪种花更显得奇特?
诗中提到的“春风”未能促使什么生长?
比较杨万里的《瑞香花》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哲思,但杨万里的作品更侧重于细腻的观察与感叹,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的个性与洒脱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