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1:1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1:17:22
亭高登望极,春心远近同。
莫恨荆台隐,云行不碍空。
柳色浮新翠,兰心带浅红。
若因鹏举便,重上龙门中。
这首诗描绘了在高亭上远望的情景,春天的心情无论远近都相同。不要怨恨荆台的隐秘,因为云彩的流动并不妨碍空中的广阔。柳树的颜色浮现出新的翠绿,兰花的心中带着淡淡的红色。如果能像鹏鸟那样高飞,便可再次登上龙门。
朱超,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追求。
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登高望远,抒发春日的感慨与希望,反映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开头两句“亭高登望极,春心远近同”通过高处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心中春天的美好情感,仿佛无论身处何地,春天的心情都是一样的美好。而接下来的“莫恨荆台隐,云行不碍空”则是对现状的淡然,诗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障碍,强调了心境的开阔与自在。柳色和兰心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柔美,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温柔与细腻。最后一句“若因鹏举便,重上龙门中”则是对未来的憧憬,表达了希望追求更高理想的坚定信念。整首诗在清新之中透着深远的哲理,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对理想的向往以及在面对挑战时的从容态度,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荆台”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北方
B. 荆楚
C. 西南
诗人希望通过“鹏举”来表达什么?
A. 追求爱情
B. 追求理想与成功
C. 追求财富
诗中的“云行不碍空”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消极
B. 从容
C. 忧伤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