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2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22:54
径山一疏吼寰中,
野烧苍凉悼达公。
何处复求龙象力,
金光明照浙西东。
径山发出一声低沉的吼叫,回响在天地之间;
野外的火灾令人感到苍凉,令人怀念达公的英名。
如今何处再能寻求龙象般的力量?
金光闪耀照耀着浙西和东部的土地。
“达公”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位德高望重的人物,诗中对其的悼念反映了作者对其理想和价值观的认可与怀念。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彭鹏,号秋实,清代诗人、思想家,擅长诗词,提倡文学革命。他的作品常富有批判精神,关注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中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感叹,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过去英雄的怀念。开头一句“径山一疏吼寰中”,将读者引入一种宏大的自然场景,似乎在诉说着天地间的悲鸣。接下来的“野烧苍凉悼达公”,则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显示出诗人在面对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时的无奈和哀伤。
“何处复求龙象力”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物的渴望和对强大力量的追求,隐含着对当下无能为力的失望。而最后一句“金光明照浙西东”则是对未来的一种希望,虽然现实艰难,但仍然期盼着光明的未来。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达公”是指哪个方面的人物?
A. 文人 B. 英雄 C. 政治家 D. 商人
答案:B
“金光明照”所表达的情感是?
A. 悲伤 B. 希望 C. 恐惧 D. 失落
答案:B
诗中“龙象力”比喻的是什么?
A. 财富 B. 力量 C. 智慧 D. 爱情
答案:B
与龚自珍的《已亥杂诗》相比,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传达了深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