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4:18: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8:10
当夏苦炎埃,习静对花台。
落照依山尽,浮凉带雨来。
重云吐飞电,高栋响行雷。
洒树轻花发,滴沼细萍开。
泛沫萦阶草,奔流起砌苔。
无因假轻盖,徒然想上才。
在炎热的夏天,空气闷热难耐,我静静地坐在花台前。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山峦渐渐隐去,阵阵凉风带着雨点飘然而至。乌云密布,闪电在空中划过,高高的房屋传来轰隆的雷声。雨水洒落在树上,轻柔的花瓣在雨中飘落,水珠滴落在池塘里,细小的浮萍也随之展开。水波泛起,打湿了台阶上的草,溪水奔流而下,冲刷着台阶上的苔藓。无奈的是,雨水无法遮蔽我,只能无所适从地想象着那样的场景。
作者介绍:朱超,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诗风多以抒情、描写自然景色为主。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对雨诗》很可能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诗人坐在花台前,正好迎来一场凉爽的夏雨,因而引发了他对自然的思考与感悟。
朱超的《对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雨景,展现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感悟。诗中开头描绘了夏日的闷热与尘埃,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这一切随着雨水的到来而得到缓解。诗人通过“习静对花台”的描写,展现了他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宁静的渴望。
随着“落照依山尽,浮凉带雨来”的转折,夕阳的余晖渐渐隐去,凉爽的雨水如期而至,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接下来的描写中,“重云吐飞电,高栋响行雷”,通过对雷雨的生动描绘,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威严与力量。
在细致的描写中,诗人将雨水与植物的互动展现得淋漓尽致,“洒树轻花发,滴沼细萍开”,这种细腻的观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句“无因假轻盖,徒然想上才”,则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自我反思,显示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以雨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深情,既有对天气变化的细致描绘,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雨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习静对花台”是什么意思?
“高栋响行雷”中的“高栋”指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