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3:05
靖台随军入鹿耳门
施世骠 〔清代〕
僻峤潢池弄,王师待廓清。
海门奔兕虎,沙岛靖鲵鲸。
壁垒翘军肃,朝暾画戟明。
霜飞金雀舫,水涨碧波缨。
梐枑火荼列,铃钲鹅鹳成。
峰头孤月落,帏帐正谈兵。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偏僻的山谷和池塘,王师在此待命,准备清扫敌寇。海门处有猛兽奔涌而来,沙洲上的岛屿则安静如鲸。防线严密,军队肃然,朝阳照耀着戟旗。霜雪飞舞,金色的船只在水面漂浮,水位上涨,碧波荡漾。火把和荼草排列整齐,铃铛声中鹅和鹳聚集。孤月降落在峰头,帐幕内正进行军事谈判。
作者介绍:施世骠,清代诗人,生于清朝中期,曾任职于朝廷,对军事和边防有深刻的见解。他的诗作多描写军旅生活,风格雄浑,富有气势。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边防时期,反映了当时军队驻扎和防御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和对敌人的警惕。
《靖台随军入鹿耳门》是一首描绘军旅生活的古诗,具有鲜明的历史和现实背景。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严谨的结构,展现了诗人对军队严整和防线稳固的赞美。开头两句描绘了环境与军队的关系,营造出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氛围。接着,诗人以猛兽与鲸鱼描写敌人和海洋的气势,展现了自然与战争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中间部分通过描绘军队的装备与晨光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朝气蓬勃的力量。最后两句则将视线推向了军事谈判的场景,给人以深思,带来一种复杂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激昂,意象丰富,既有对敌人的警惕,也有对军队的信心。诗的节奏感强,给人以视听上的享受,体现了施世骠作为一位军事诗人的深厚素养与艺术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对战斗准备的重视和对敌人的警惕,传达出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王师”指的是哪个群体?
A. 农民
B. 商人
C. 军队
D. 文人
“霜飞金雀舫”中的“金雀舫”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船只
B. 一种鸟
C. 一种武器
D. 一种植物
诗中提到的“孤月”象征着什么?
A. 和平
B. 孤独与思索
C. 胜利
D. 暴风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施世骠的《靖台随军入鹿耳门》与王昌龄的《从军行》都描绘了军旅生活,前者侧重于描写军队的纪律和环境,后者则更关注士兵的情感和战争的艰辛。施世骠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与军队的结合,构建了一种紧张的氛围,而王昌龄则通过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示了士兵的内心世界与对家国的眷恋。两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情感表达及艺术手法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和诗人风格。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靖台随军入鹿耳门》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分析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