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2:2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2:29:06
作者: 胡翰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越水浟浟兮不可以方舟,
旋桓有鱼兮不可以为睟。
九罭寸目兮岂不密且周,
惟鲂及鲔兮竭泽是求。
有獭有獭兮复跂于洲。
越水波涛汹涌,不适合用小船漂流;
水中游动的鱼类,也难以捕捉到。
九个鱼网纵横交错,难道不密集而周全吗?
唯有鲂鱼和鲔鱼,竭尽湖泽去追求。
岸上有水獺,继续在洲边徘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描绘水中捕鱼的艰难,反映出自然环境的变化与生物生存的困境,可能暗喻了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的盲目与贪婪。
作者介绍: 胡翰,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反映人文关怀,风格清新。其作品被后人所称道,常被用于诗词教学。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时期,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仍较为浅薄,鱼类资源的捕捞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诗中反映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存困境的思考。
《越水操》以生动的水景描绘和鱼类的捕捞为主题,展示了自然的浩瀚与生命的脆弱。诗中“越水浟浟”一句,形象地传达出水流的急促与不可捉摸,仿佛在提醒人们对自然的敬畏;而“旋桓有鱼”则表现了捕捞的无奈与对自然资源过度追求的批判。接着提及“九罭寸目”,更加突出了捕鱼的难度,反映了人们在追求利益时的盲目与贪婪。最后两句“有獭有獭兮复跂于洲”,则通过水獺的形象,表现了自然生灵在环境变化中生存的艰难与无奈,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生动的水域生态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思考与人类行为的反思。其独特的视角与深刻的主题使这首诗在古典诗词中熠熠生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反映出人类在追求利益时的盲目与贪婪,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界生灵生存困境的关切,具有深刻的社会寓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越水操》中提到的鱼类有哪些?
A. 鲂和鲔
B. 鲤和鲫
C. 鳝和鳕
D. 鲈和鲍
“九罭寸目”中的“罭”指的是什么?
A. 捕鱼的网
B. 鱼类的名字
C. 水流的状态
D. 岸边的动物
本诗通过哪种动物表现其生存的艰难?
A. 鱼
B. 水獺
C. 鸟
D. 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越水操》的全面理解,包括其背景、内容分析、意象解析、互动学习,旨在帮助读者深入欣赏和理解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