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建州节帅更代,筵上献诗》

时间: 2025-05-06 02:14:18

诗句

旌旗赴天台,溪山晓色开。

万家悲更喜,迎佛送如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4:18

原文展示:

旌旗赴天台,溪山晓色开。
万家悲更喜,迎佛送如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节日庆典的场景。旌旗高高升起,直指天台,清晨的溪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万家人们在此时经历着悲伤与喜悦的交替,大家齐心迎接佛陀的到来,同时也送别如来的身影。

注释:

  • 旌旗:指军队或节日庆典上用来标识的旗帜。
  • 天台:这里指的是高耸的山峰,象征着神圣和超脱。
  • 溪山:溪水和山峦的结合,代表自然景色。
  • 迎佛送如来:迎接佛祖降临,送别如来的灵魂,反映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感化,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活跃于中晚唐时期,他的诗多以写景和抒情为主,风格清新优雅,常常融入对佛教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节日庆典之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崇尚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同时也暗含人生的无常和对生命的反思。

诗歌鉴赏:

《建州节帅更代,筵上献诗》是一首浓厚节日气息的诗作。诗的开头用“旌旗赴天台”勾勒出一种庄严的场面,旌旗迎风招展,象征着节日的盛况与人们的期盼。接着“溪山晓色开”,描绘出清晨的自然景色,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暗示着新的一天的来临,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

“万家悲更喜”一句,生动地刻画了人们在节日中的复杂情感,悲喜交加,体现了生活的多面性与人们对苦乐的共感。最后一句“迎佛送如来”则将整个诗的主题升华,迎接佛陀的到来,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在节日的背景下,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之间的和谐关系,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旌旗赴天台:旌旗高高飘扬,直指天台,象征着节日的盛大与庄重。
  2. 溪山晓色开:清晨的溪水与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景象。
  3. 万家悲更喜:万千家庭在节日中经历悲与喜的交替,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
  4. 迎佛送如来:迎接佛陀的到来,传达了人们对信仰的恭敬与对生命的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迎佛送如来”比作人生的轮回,表达了对生死的哲学思考。
  • 对仗:诗中句子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艺术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在人生的悲欢离合中,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体现了佛教文化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旌旗:象征节日的庄重与热烈。
  • 溪山:寓意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象征信仰与救赎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家悲更喜”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只悲伤
    B. 只快乐
    C. 悲与喜交替
    D. 无情绪

  2. “迎佛送如来”中“佛”指的是? A. 一位神仙
    B. 代表信仰与希望
    C. 一位历史人物
    D. 无意义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感化的《建州节帅更代》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但王感化更侧重于节日的氛围与佛教的影响,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壮丽。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流水诗 警世 临终诗 我爱秋香 桃花庵遇仙记 唐寅落花诗 言志 把酒对月歌 菊花 画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乙字旁的字 敛衾 又字旁的字 头拳 儿字旁的字 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彝的词语有哪些 兵革之祸 頁字旁的字 艾焙 鸡犬不闻 邯郸学步 穷家薄业 长字旁的字 练兵秣马 迎时 包含硬的词语有哪些 佛兰芒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