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虞美人诗 其三》

时间: 2025-08-05 03:24:39

诗句

钲鼓振山谷,旌旗蔽丘原。

日昃不遑食,走马上高山。

岩峦杳无极,下有千仞渊。

虎豹对我啼,风霜凋我颜。

征人怀永叹,弱质焉所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03:24:39

原文展示:

钲鼓振山谷,旌旗蔽丘原。
日昃不遑食,走马上高山。
岩峦杳无极,下有千仞渊。
虎豹对我啼,风霜凋我颜。
征人怀永叹,弱质焉所安。

白话文翻译:

鼓声震动山谷,旗帜遮蔽了丘陵和原野。
太阳已西沉,我没有时间吃饭,骑马奔赴高山。
山峦绵延无尽,下面是深不见底的千仞深渊。
虎豹在我面前吼叫,风霜使我的容颜憔悴。
征战的游子长叹不已,弱小的身躯又何处能够安身呢?

注释:

  • 钲鼓:一种打击乐器,古时常用于军中,表示鼓舞士气。
  • 旌旗:指军队的旗帜,象征着军队的威风和气势。
  • 日昃:太阳下山,指时间已晚。
  • 不遑食:没有空闲时间吃饭,形容忙碌。
  • 高山:指征战时需要攀登的高山,象征艰难的征途。
  • 千仞渊:形容深不可测的深渊,暗示危险。
  • 虎豹:代指猛兽,象征着威胁和恐惧。
  • 风霜:形容恶劣的天气,可能引申为艰苦的生活环境。
  • 弱质:指身体虚弱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洪,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多描绘战争场景,表现了对征战生活的苦痛与思考。其作品风格多为慷慨激昂,反映了那个时代士人的豪情和悲怆。

创作背景:

这首《虞美人诗 其三》创作于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可能身处征战之中,深感身心疲惫与无奈,因此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战斗生活的沉重感受和对安全归属的渴望。

诗歌鉴赏:

《虞美人诗 其三》是一首充满战争气息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征战士兵的艰辛与无奈。开头两句以“钲鼓振山谷,旌旗蔽丘原”描绘出战斗的激烈场面,鼓声震耳欲聋,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给人一种紧迫感和动感。接下来的“日昃不遑食,走马上高山”则将时间的紧迫感与士兵的疲惫感结合在一起,士兵为了战争不得不放弃基本的生活需求,表现出对战争的无奈与奉献。

“岩峦杳无极,下有千仞渊”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征战的艰险,山峦的高耸与深渊的危险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对士兵所面临的困境感到深深的忧虑。而“虎豹对我啼,风霜凋我颜”则进一步突出了生存环境的恶劣,猛兽的吼叫与风霜的侵袭,象征着前方的危险与士兵的脆弱,形成了情感的高潮。

最后两句“征人怀永叹,弱质焉所安”则是对士兵内心深处的感慨与反思,长久的征战让士兵感到心灵的疲惫与无助,弱小的身体在这样的环境中又能何去何从,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以豪迈的气势与深沉的情感交织,展现出一种悲壮的美,令读者感受到时代的沉重与个体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钲鼓振山谷:鼓声在山谷间回荡,形象地表现出战斗的紧张气氛。
  2. 旌旗蔽丘原:军旗遮蔽了原野,展现出军队的规模及气势。
  3. 日昃不遑食:时间已晚,但士兵仍忙于征战,显示出生活的艰辛。
  4. 走马上高山:形容士兵在高山上行军,暗示征途的艰难。
  5. 岩峦杳无极:山峰高耸入云,似乎没有尽头,象征着征战的艰难。
  6. 下有千仞渊:深渊在脚下,表示前方的危险与无望。
  7. 虎豹对我啼:猛兽的吼叫让人感到恐惧,象征着生存的威胁。
  8. 风霜凋我颜:恶劣的环境使士兵容颜憔悴,感受到生活的艰苦。
  9. 征人怀永叹:士兵因不断的战争而感到深深的叹息。
  10. 弱质焉所安:身体虚弱的士兵在这样的环境中何处能够安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虎豹对我啼”,将猛兽与战斗环境相结合,增强了危险感。
  • 对仗:如“日昃不遑食,走马上高山”,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风霜)赋予人的情感,使得环境与士兵的心情紧密相连。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征战的艰辛,反映了士兵在战斗中面临的生存压力与心理挣扎。诗中展现的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归属的渴望,使得作品在豪迈的气势中透出一丝悲凉,体现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钲鼓:象征战争的号角,激发士气与斗志。
  • 旌旗:代表军队的力量与荣耀。
  • 高山:象征征途的艰难与挑战。
  • 千仞渊:暗示生存的危险与深不可测的未来。
  • 虎豹:象征着生存环境的威胁与恐惧。
  • 风霜:代表艰难的生活状况,触动心灵深处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昃不遑食”意思是:
    A. 时间已晚没时间吃饭
    B. 日落时分
    C. 吃饭很重要
    D. 太阳很美

  2. “虎豹对我啼”中“啼”字的意思是:
    A. 吼叫
    B. 哭泣
    C. 吵闹
    D. 叫唤

  3.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
    A. 和平安宁
    B. 冷酷严峻
    C. 美丽如画
    D. 充满欢乐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高适的《燕歌行》

诗词对比:

比较王洪的《虞美人诗 其三》与李白的《将进酒》。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但王洪的诗更强调战争的艰辛与无奈,而李白的诗则表现出对生活的豪情与豁达。王洪通过对环境的刻画传达了士兵的沉重,而李白则通过饮酒的豪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态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王洪诗集》
  • 《古代战争与诗歌的关系》

相关查询

河南府试秋夕闻新雁 寄献梓橦山侯侍御(时常拾遗谏诤) 塞上 奉酬翁文尧员外神泉之游见寄嘉什 奉和翁文尧员外文秀、光贤、昼锦之什 翁文尧员外拥册礼之归一路有诗名昼锦集…五十六字 奉酬翁文尧员外驻南台见寄之什 奉和翁文尧员外经过七林书堂见寄之什 翁文尧员外捧金紫还乡之命雅发篇章将原交情…以质奖私 奉和翁文尧十九员外中谢日蒙恩赐金紫之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异域殊方 力字旁的字 窃钩窃国 口信 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威凤祥麟 自来火 靣字旁的字 枸槽子 被遇 后台老板 乐不思蜀 麻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活眼现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