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虞美人 其一 九日蠡城遇雨》

时间: 2025-05-02 00:36:03

诗句

龙山秋曙官亭冷。

烟锁茱萸井。

西风吹雨雁南来。

何处还登戏马宋公台。

美人垆下桑郎熟。

细把金钱菊。

辽东皂帽堕堪伤。

不道满城风雨又重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6:03

原文展示:

龙山秋曙官亭冷。烟锁茱萸井。西风吹雨雁南来。何处还登戏马宋公台。美人垆下桑郎熟。细把金钱菊。辽东皂帽堕堪伤。不道满城风雨又重阳。

白话文翻译:

在龙山的秋曙时分,官亭显得格外寒冷。烟雾笼罩着茱萸的井边。西风夹着细雨,南飞的大雁归来。哪里还能再去登上戏马的宋公台呢?那美人在垆边,桑树下的郎君正忙着采摘。她轻轻地把金钱菊细细编织。辽东的皂帽,掉落在地,令人心伤。没想到满城的风雨,又恰逢重阳节。

注释:

  • 龙山:指的是位于中国的山名,常与秋景相联系。
  • 官亭:指官员在山上设立的亭子,用于观景或办公。
  • 茱萸:一种植物,象征重阳节,寓意长寿。
  • 宋公台:历史上著名的戏马台,古人常在此处游玩。
  • 金钱菊:一种花,常用于装饰和象征美丽。
  • 辽东皂帽:指辽东地区的帽子,象征乡愁或离别。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此节日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象征长寿和健康。
  • 雁南来:指候鸟雁群南飞,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风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擅长描绘秋冬景象。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重阳节前夕,诗人通过描写秋雨与重阳节的氛围,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寻。

诗歌鉴赏:

本诗以“龙山秋曙官亭冷”开篇,展现了一个清冷的秋晨。在这个季节背景下,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烟锁茱萸井,象征着重阳节的到来,隐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西风吹雨,南飞的大雁则增加了流动的生命感,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与思念之情。

接着,诗人提到的“宋公台”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这里不仅是游玩的地方,更是人们情感寄托的场所。美人垆下的桑郎,细把金钱菊,描绘出一幅温馨的田园风景,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份简单而真实的幸福。

然而,最后一句“不道满城风雨又重阳”,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无论是节日的欢庆,还是生活的琐碎,都在风雨中显得渺小而脆弱。这种情感的反复与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情感的张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龙山秋曙官亭冷:描绘秋天的早晨,山上凉意袭人。
  2. 烟锁茱萸井:茱萸象征重阳,烟雾弥漫,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3. 西风吹雨雁南来:西风带来细雨,南飞的大雁象征时光的流逝。
  4. 何处还登戏马宋公台:怀念昔日游乐之地,感叹难再重游。
  5. 美人垆下桑郎熟:描绘乡村的温暖场景,映衬生活的美好。
  6. 细把金钱菊:美人细致的生活,象征着对美的追求。
  7. 辽东皂帽堕堪伤:象征失去的故乡与情感的伤感。
  8. 不道满城风雨又重阳:表达对时光荏苒的无奈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烟锁茱萸井,烟雾与茱萸的结合,传达了重阳节的氛围。
  • 拟人:西风吹雨,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情感的渲染。
  • 对仗: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雨景与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传达了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山: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高远。
  • 官亭:象征着人们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 茱萸:重阳节的象征,寄托着长寿与思乡之情。
  • 金钱菊:象征着美丽与生活的细致。
  • 皂帽:乡愁的象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茱萸”象征什么?

    • A. 秋天
    • B. 重阳节
    • C. 离别
  2. “西风吹雨”的意象表现了什么?

    • A. 想念
    • B. 欢乐
    • C. 冷漠
  3. 诗人对“宋公台”的怀念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快乐的追求
    • B. 对过去时光的惋惜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重阳节
  2. A. 想念
  3. B. 对过去时光的惋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思乡情。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同样表达重阳节的思乡情感。

诗词对比:

  • 《登高》 杜甫:同样是描写重阳节的诗,但更多地表现出人生的无奈与忧伤。
  • 《如梦令》 李清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美好,情感上更为柔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详细解析古代诗词的技巧与风格。
  •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探讨重阳节的历史背景与习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周散骑兴嗣 酬别江主簿屯骑 赠杜容成 登二妃庙 行路难·洞庭水上一 赠王桂阳 与顾章书 答柳恽 山中杂诗 与朱元思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巾字旁的字 乌几 包含慝的词语有哪些 北门之寄 页字旁的字 不可一世 三撇旁的字 祸源 田月桑时 麻字旁的字 井臼躬操 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揎的词语有哪些 锥刀之利 滔滔不息 徒劳无益 象辂 包含谠的词语有哪些 山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