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2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29:24
秋后二首
作者: 徐文卿 〔宋代〕
剧暑不易摧,屡雨方肯低。
晓行残月裹,秋意乃忽凄。
习习风搅树,曳曳云山溪。
伴我尘外躅,更有白鹭儿。
节往四叙改,人老百虑非。
策世竟莫售,勤身复奚为。
徘徊发咏叹,苍茫度荒陂。
且归煮香秔,解此腹中饥。
酷热的夏天难以消减,经过几场细雨才稍稍低下了头。
清晨我在残月的笼罩下行走,忽然感受到秋天的凄凉。
微风轻轻吹拂着树木,轻轻拖曳着云彩和山间的小溪。
我在尘世之外徘徊,还有那白鹭在我身旁。
季节变迁四时更替,人老了就百般思虑不再。
在这个世上究竟有什么值得追求,努力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徘徊叹息,苍茫的天地间走过荒凉的田野。
不如回家去煮香米,来解决我肚子里的饥饿。
作者介绍:
徐文卿,宋代诗人,生活在相对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及对自然的观察,风格清新脱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秋季,正值季节更替之际,诗人感受到夏秋交替的温度变化和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此时,诗人可能经历了生活的困扰与思索,试图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秋后二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和人生哲理的感悟。诗的开头两句,诗人用“剧暑不易摧”描绘了夏天的残酷与持久,接着几场雨让人感受到一丝轻松,暗示着生活中小的转机。接下来的描写通过“晓行残月裹”传达出清晨的宁静与孤独,秋意的凄凉则进一步引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在“习习风搅树,曳曳云山溪”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又静谧的气氛。白鹭的出现则象征着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渴望,似乎在尘世之外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开始反思人生,“节往四叙改,人老百虑非”,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最后,诗人选择回归简单的生活,煮香米来解饥,体现了对物质与精神的重新思考,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是一首蕴含哲理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在自然的怀抱中,反思世事,寻求内心的平和,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鹭”象征什么?
A. 自由
B. 财富
C. 权力
D. 名声
“剧暑不易摧”的意思是?
A. 夏天很快结束
B. 夏天的酷热很难减轻
C. 夏天有时很凉爽
D. 夏天的雨水很多
诗人在思考什么?
A. 如何获得财富
B. 如何享受生活
C. 生活的意义与烦恼
D. 如何写出好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