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率舟师出虎门捕盗》

时间: 2025-08-10 15:30:07

诗句

此地咸称百谷王,虎门东下接重洋。

地穷炎徼千峰赭,天混诸蛮一气苍。

夜静鱼龙惊鼓角,风高凫雁送帆樯。

微躯敢惜垂堂戒,要剪萑苻靖一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15:30:07

原文展示:

此地咸称百谷王,虎门东下接重洋。
地穷炎徼千峰赭,天混诸蛮一气苍。
夜静鱼龙惊鼓角,风高凫雁送帆樯。
微躯敢惜垂堂戒,要剪萑苻靖一方。

白话文翻译:

这地方人人称赞为“百谷王”,虎门的东面通向浩瀚的海洋。
大地尽头是炎热的边疆,千峰耸立如赭石,天空混沌,诸多蛮族一片苍茫。
夜深静谧,鱼龙在鼓声和号角声中惊动,风高云淡,野鸭和大雁送来帆船的方向。
我这微薄之躯,岂敢珍惜那堂前的戒备,想要剪除那些莽草,以安定这一方水土。

注释:

  • 百谷王:指的是一种象征丰收的称号,寓意地方富饶。
  • 虎门:地名,位于广东省,是重要的水道。
  • 炎徼:指炎热的边界,可能暗指南方的热带地区。
  • 萑苻:萑草和苻草,都是杂草,代表需清理的杂物。

典故解析:

“虎门”历史上是鸦片战争的重要地点,象征着外敌入侵和国家危机。本诗写于清代,正是那个动荡时期,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星瑞,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社会动乱与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时代感。

创作背景:此诗在清朝末期创作,国家面临内忧外患,诗人以捕盗为引,表面上是对盗贼的惩治,实则表达了对国家安稳的渴望。

诗歌鉴赏:

《率舟师出虎门捕盗》通过描绘虎门的自然景色与社会现状,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危机的敏锐感知。首联以“百谷王”赞美虎门的富饶,突显出此地的战略重要性。接着,诗中通过“炎徼千峰赭”与“诸蛮一气苍”描绘了地理的险峻与人文的复杂,暗示了外敌的威胁。夜色中的“鱼龙惊鼓角”与“风高凫雁送帆樯”描绘出一种紧张的气氛,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行动做准备。最后一句“微躯敢惜垂堂戒”,诗人以谦卑的姿态表达出为国捧心的决心,表现出一种英勇与担当。

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对眼前环境的细腻描绘,又蕴含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地咸称百谷王:强调此地的富饶与重要性。
  2. 虎门东下接重洋:描绘地理位置,突显出其海洋的广阔。
  3. 地穷炎徼千峰赭:映射出边疆的艰苦环境与壮丽的自然。
  4. 天混诸蛮一气苍:表现外族的混乱与威胁。
  5. 夜静鱼龙惊鼓角:描绘夜间的安静被打破,暗示即将发生的事件。
  6. 风高凫雁送帆樯:自然景象与船只的结合,象征着出征的决心。
  7. 微躯敢惜垂堂戒:反映出诗人的谦卑与责任感。
  8. 要剪萑苻靖一方:表达了渴望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地方比作“百谷王”,提升了其地位。
  • 对仗:如“夜静鱼龙惊鼓角,风高凫雁送帆樯”,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自然景色与战争意象结合,展现出一种紧张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国家安定的渴望和对社会动乱的关切,反映出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 “百谷王”: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虎门”:象征国防的重地。
  • “炎徼”:暗示边疆的艰苦与战斗。
  • “鱼龙”“凫雁”:象征自然与人类活动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虎门”主要指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地名
    • C. 食物
  2. “微躯敢惜垂堂戒”中的“微躯”指的是?

    • A. 大人物
    • B. 诗人自己
    • C. 其他人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在国家动乱时期的不同感受与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文星瑞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清代诗歌与社会变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为五叔寿,三月二十六日) 鹧鸪天(王婉) 寿张守 其二 满江红 其一 荼 蝶恋花 蝶恋花(赠别赵邦才席上作) 菩萨蛮 鹊桥仙(二色莲) 减字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麻字旁的字 诟龟呼天 歺字旁的字 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结僮 片言折之 竹节 包含缊的词语有哪些 徐穡榻 洪沟 咏叹调 一理贯之 一乱涂地 豕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得意不宜再往 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