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1:18
自藤县至容县道中书所见
作者: 文星瑞 〔清代〕
峰峦塞虚空,去天仅盈掌。
江流百千折,势束不得放。
两崖蔽深丛,烟云色莽苍。
日光忽相射,空绿互回荡。
轻舠入其中,狭隘若瓮盎。
岩隙悬修縆,一发青梯上。
十里九回却,颠倒作非想。
稍稍露汀洲,豁然境开朗。
篷窗澹无事,爱此秋气爽。
回睇所来处,转觉袖惝恍。
缚茅三两屋,隔树午舂响。
忘机沙上禽,无鱼独来往。
全诗翻译:
山峰高耸,仿佛要塞住空中,离天空的高度仅有一掌之遥。江水蜿蜒曲折,流动的势头被束缚,无法随意释放。两侧山崖遮蔽着深厚的树林,烟云交织,色彩显得苍茫。阳光忽然射入,空中的绿色互相回荡。轻舟驶入这狭窄的地方,仿佛像瓮一样狭隘。岩石缝隙中悬挂着修长的绳索,像青色的梯子直上云端。沿着河流走十里,九个回头,仿佛一切都颠倒了。偶尔露出水草洲,豁然开朗,眼前的景色让人心情舒畅。篷窗前闲适无事,喜欢这秋天的凉爽。回头看自己来的方向,渐渐感觉到袖子轻轻摇曳的恍惚。几间茅草屋,隔着树木传来午后收麦的声音。沙滩上悠然自得的鸟儿,独自飞来飞去,似乎没有鱼类的干扰。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藤县至容县途中所见的自然风光。开篇通过“峰峦塞虚空,去天仅盈掌”引出高耸的山峰,给人以压迫感,接着描绘蜿蜒曲折的江流,展现出山水的神秘和复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烟云色莽苍”、“轻舠入其中”等,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变化和人们的感受。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豁然境开朗”、“爱此秋气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慨,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最后几句“缚茅三两屋,隔树午舂响”与“忘机沙上禽,无鱼独来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给人以恬淡的感受,流露出一种脱离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情怀。
全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充满了清新的自然气息和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索,令人回味无穷。
峰峦塞虚空,去天仅盈掌
描绘高耸的山峰,仿佛要塞住空中,离天空的高度仅有一掌之遥,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
江流百千折,势束不得放
江水蜿蜒曲折,流动的势头被束缚,无法随意释放,暗示了自然的力量和人无法控制的局面。
两崖蔽深丛,烟云色莽苍
山崖遮蔽着深厚的树林,烟云笼罩,色彩显得苍茫,体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日光忽相射,空绿互回荡
阳光忽然照射进来,空中的绿色好像在互相回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轻舠入其中,狭隘若瓮盎
轻舟驶入狭窄的水道,形容其狭隘如瓮一般,表现出空间的局促感。
岩隙悬修縆,一发青梯上
岩石缝隙中悬挂着修长的绳索,像青色的梯子直上云端,展现出一种险峻的美。
十里九回却,颠倒作非想
经过十里路,九个回头,仿佛一切都颠倒了,表现出旅途的曲折与思绪的复杂。
稍稍露汀洲,豁然境开朗
偶尔露出水草洲,眼前的景色豁然开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惊喜和欣赏。
篷窗澹无事,爱此秋气爽
船上的篷窗前闲适无事,作者喜爱这秋天的凉爽,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回睇所来处,转觉袖惝恍
回头看自己来的方向,渐渐感觉到袖子轻轻摇曳的恍惚,流露出对旅途的思索。
缚茅三两屋,隔树午舂响
几间茅草屋,隔着树木传来的午后收麦声,展现出田园的宁静与生活的恬淡。
忘机沙上禽,无鱼独来往
沙滩上悠然自得的鸟儿,独自飞来飞去,似乎没有鱼类的干扰,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以及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
选择题:诗中“峰峦塞虚空,去天仅盈掌”意指什么?
a) 山峰很高
b) 山峰很矮
c) 山峰在云中
d) 山峰在水中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轻舠入其中,狭隘若__”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答:__
判断题:诗中“缚茅三两屋,隔树午舂响”描绘的是一个热闹的场景。
对 /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