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2:34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作者: 吴潜 〔宋代〕
海乡多下田,潢潦易缠绵。
云脚晚希露,天心朝望穿。
壤蚯方恶出,穴蚁又忧迁。
翻覆阴晴证,愁肠日几旋。
在海边的乡村,田地常常被雨水淹没,水流绵延不绝。
傍晚的云层渐渐散去,露水却难以显现,
清晨的天空仿佛被期待穿透。
泥土中的蚯蚓刚刚爬出,蚂蚁也为迁移而忧虑。
阴晴不定的天气,令我愁苦的心情不断翻转,
一天又一天,我的忧虑又增添了几分。
吴潜,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精致的词句和深厚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苦雨吟》系列诗作是在特定的气候环境和个人情感交织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感及内心的愁苦。吴潜生活在南宋时期,那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生活压力使得诗人们常常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苦闷。
吴潜的《苦雨吟十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将自然环境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海乡多下田,潢潦易缠绵”以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多雨的乡村生活,展现了自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接着,通过“云脚晚希露,天心朝望穿”,诗人表达了对天气变化的关注和期待,暗示着对生活中不确定因素的焦虑。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壤蚯方恶出,穴蚁又忧迁”进一步阐释了自然界的生物在雨季中的困境,反映了生命在自然环境中的脆弱与无奈。最后一句“翻覆阴晴证,愁肠日几旋”则将个人的愁苦与自然的变化相结合,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体现了吴潜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意蕴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共鸣的孤独与愁苦,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呈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关注与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反应。诗中的忧愁不仅是对天气的感慨,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思索。
诗中提到的“海乡”指的是:
A. 山区
B. 河边
C. 靠近海的乡村
D. 沙漠
“翻覆阴晴证”中“阴晴”是指:
A. 黑白
B. 明暗
C. 天气变化
D. 温度
诗人通过哪种生物表达自然界的无奈?
A. 鳥
B. 蚯蚓和蚂蚁
C. 兔子
D. 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