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时间: 2025-07-27 11:38:32

诗句

老子谁知密度关,却支筇杖访荒园。

故应我辈钟情别,佳话真堪诏子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38:32

原文展示:

老子谁知密度关,却支筇杖访荒园。故应我辈钟情别,佳话真堪诏子孙。

白话文翻译:

这位老者又怎能知晓深邃的秘密呢?我却手持拐杖,漫步在荒凉的园子里。可见我等人对于亲友的深情离别,真是值得传颂给后代的美好故事。

注释:

  • 老子:指的是老子,古代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 密度关:可能指代深奥的道理或哲学问题。
  • 筇杖:一种手杖,常用于行走时辅助。
  • 荒园:指荒凉的园子,象征孤独或闲适的环境。
  • 钟情:形容对情感的专注或深厚的感情。
  • 佳话:美好的故事或传说。
  • 诏子孙:传达给后代的意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字子美,号潜溪,生平不详,但以其在诗词创作中的独特风格和人文思想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象和人际关系,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某个闲适的时刻,吴潜在自然环境中感悟人生,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视,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情感的传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老子哲学的引入,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奥义的思考。首句“老子谁知密度关”便引发人们对人生哲理的思索,暗示了人类对生命和存在的探索是无止境的,老子的智慧虽然深邃,却也并非人人能领悟。接下来的“却支筇杖访荒园”则透出一丝孤独与闲适,诗人手持拐杖,漫步于荒园,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或是在追寻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忧伤和深刻的思考,诗人虽然感慨于人生的无常,却也对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充满感激。最后一句“佳话真堪诏子孙”则将个人的情感升华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强调了美好情感的价值,值得后代铭记与传颂。诗意深邃,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子谁知密度关:老子作为哲人的智慧者,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却并非人人能及,暗示了人生哲理的复杂。
  2. 却支筇杖访荒园:手持拐杖,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独自探访的场景,象征着一种闲散与独立的心境。
  3. 故应我辈钟情别:虽然身处荒凉,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仍然显得极为珍贵,表明了对友情的珍视。
  4. 佳话真堪诏子孙:强调了这些美好的情感和故事应被后代铭记,体现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子”作为智慧的象征,暗示人类对哲理的探求。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情感的传承,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老子:象征智慧与哲理。
  2. 筇杖:代表独立与闲适。
  3. 荒园:象征孤独与内心的反思。
  4. 钟情:代表深厚的情感与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老子谁知密度关”中的“密度关”主要指什么?

    • A. 生活的哲理
    • B. 个人的秘密
    • C. 自然的奥秘
  2. 诗中的“荒园”象征着什么?

    • A. 繁华
    • B. 孤独与闲适
    • C. 家庭
  3. “佳话真堪诏子孙”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悲观
    • B. 对友情的珍视与传承
    • C.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与吴潜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孤独的情感,但李白更强调酒与月的浪漫,而吴潜则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涉及对亲人的思念,但更具现实的沉重感,与吴潜的淡淡忧伤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歌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吴潜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句 其三 句 其一 双笋石 温泉 寒食访僧 郢城新亭 香木槽 温泉 题松滋东禅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头巾 耳字旁的字 蕙心兰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耳刀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天期 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丁子有尾 御驾亲征 采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平度 锦衣绣袄 罪当万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