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3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39:23
荒徼辰阳远,穷秋瘴雨深。
主恩堪洒血,边宦更何心。
海上红旗满,生前白发侵。
竹寒宁改节,隼静早因禽。
务退门多掩,愁来酒独斟。
无涯忧国泪,无日不沾襟。
在荒凉的边境,辰阳的光辉显得遥远,
秋天的瘴气与雨水交织,深重而无尽。
为了主人的恩典,我愿意洒下鲜血,
可是在边疆做官的人又能有何心情呢?
海上红旗飘扬,生前我却已满头白发。
寒竹怎能改变自己的节操,
静静的隼鸟,早因鸟群而为之沉静。
为了退却,我的门常常紧闭,
愁苦降临,独自斟酒。
无尽的忧国之泪,日日沾湿衣襟。
作者介绍:戎昱,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著称。其诗风沉郁,富有感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辰州建中四年,正值边疆动荡、朝政不稳之时。诗人可能因身处边境,心系国家命运,因而写下此作,抒发内心的忧虑与愁苦。
《辰州建中四年多怀》是一首充满忧国情怀的诗作,诗人在边疆的荒凉中,感受到秋天的阴沉与瘴雨的压迫,愈显孤独与无助。诗的开篇便以“荒徼辰阳远”引入,描述了地理环境的险恶与内心的孤寂。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现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主恩堪洒血”透露出诗人对皇恩的感激,同时也表现出他愿为国捐躯的决心。但紧接着“边宦更何心”,又流露出对官场冷漠的无奈与失望。海上的红旗象征着战争,而“生前白发侵”则暗示了诗人因忧虑而衰老,感慨万千。
“竹寒宁改节”与“隼静早因禽”相互映衬,竹子在严寒中不改其节,暗示诗人的坚持与坚韧,而隼鸟的静止则表现出被动与无力。最后两句“务退门多掩,愁来酒独斟”将孤独与愁苦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虽醉酒,但却难以摆脱忧国之痛。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个人的无奈,展现了唐代诗人在动荡年代的历史责任感与悲悯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忧国忧民,通过描绘边境的荒凉和个人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无奈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荒徼”指的是?
A. 繁华的城市
B. 荒凉的边疆
C. 美丽的山川
诗人因何而生白发?
A. 年龄增长
B. 愁苦与忧国
C. 战斗受伤
“无涯忧国泪”表达的是?
A. 国家的繁荣
B. 个人的快乐
C. 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