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9:05
送王明府入道
戎昱 〔唐代〕
何事陶彭泽,明时又挂冠。
为耽泉石趣,不惮薜萝寒。
轻雪笼纱帽,孤猿傍醮坛。
悬悬老松下,金灶夜烧丹。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明府出家修道的送别之情。诗人感叹陶渊明为何要在明时挂冠而去,似乎是为了追求泉石之间的乐趣,不怕寒冷的薜萝。轻雪笼罩着他的纱帽,孤猿在祭坛旁徘徊。老松下悬挂,金灶在夜里烧着丹药。
作者介绍:戎昱是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为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朋友王明府出家之际,表达了对朋友选择隐居生活的理解与祝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道教的崇尚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送王明府入道》是一首充满哲思和自然意象的诗。诗的开头以“何事陶彭泽”引出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官场的厌倦与对道家思想的向往。作者通过陶渊明的例子,展现了追求内心自由与宁静的理想。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不惧寒冷的薜萝,意在强调追求精神世界的执着。轻雪、孤猿、老松等意象,构成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山水画,象征着隐居生活的孤独和美好。最后提到的“金灶夜烧丹”,则把主题引向了修道与炼丹的理想,呼应了整首诗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社会对隐逸文化的重视和推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与对自然宁静的追求,传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对理想生活的赞美。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陶彭泽”指的是哪位诗人?
A. 陶渊明
B. 王维
C. 李白
D. 杜甫
填空题:诗中“为耽泉石趣,不惮__寒”中的空缺应填入什么字?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意境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