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声声慢·西风坠绿》

时间: 2025-05-09 08:27:51

诗句

西风坠绿。

唤起春娇,嫣然困倚修竹。

落帽人来,花艳乍惊郎目。

相思尚带旧子,甚凄凉、未忺妆束。

吟鬓底,伴寒香一朵,并簪黄菊。

却待金盘华屋。

园林静、多情怎禁幽独。

蛱蝶应愁,明日落红难触。

那堪雁霜渐重,怕黄昏、欲睡未足。

翠袖冷,且莫辞、花下秉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8:27:51

原文展示:

声声慢·西风坠绿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西风坠绿。唤起春娇,嫣然困倚修竹。落帽人来,花艳乍惊郎目。相思尚带旧子,甚凄凉未忺妆束。吟鬓底,伴寒香一朵,并簪黄菊。却待金盘华屋。园林静多情怎禁幽独。蛱蝶应愁,明日落红难触。那堪雁霜渐重,怕黄昏欲睡未足。翠袖冷,且莫辞花下秉烛。

白话文翻译:

西风吹动了绿叶。唤醒了春天的娇媚,轻盈地倚靠在修竹旁。一位落帽而来的男子,突然被花的艳丽所惊艳。相思的情愫仍带着旧日的情愫,令人感到凄凉,妆容也未曾整理。低吟着,鬓边伴着一朵寒香,发饰上插着黄菊。却期待着金盘里的美酒,华屋中的欢聚。园林静谧,多情的我怎能忍受孤独。蝴蝶似乎感到忧愁,明日红花将要凋落,无法触碰。更何况雁阵逐渐被霜打重,怕黄昏时分,未能安然入睡。翠袖微凉,且不要拒绝在花下点燃烛光。

注释:

  • 西风:指秋天的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唤起春娇:春天的娇媚被唤醒,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修竹:竹子,象征高洁与坚韧。
  • 落帽:指男子落下帽子,形象生动。
  • 相思: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 寒香:指清冷的香气,可能是菊花的香味。
  • 黄菊:象征着坚韧与长寿。
  • 园林静:指宁静的园林环境,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 蛱蝶:指蝴蝶,寓意柔美与无奈。
  • 雁霜:雁群飞过,霜降,象征寒冷与离别。
  • 翠袖:指诗人的衣袖,形象优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字子元,号懋斋,生于福建,后仕于南宋。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描写春秋相交之际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与爱情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声声慢·西风坠绿》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情绪。诗人通过描绘西风、绿叶、修竹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春秋交替、时光流转的意境。开篇“西风坠绿”即为点题,西风的吹拂不仅让植物变得生机盎然,也唤起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个落帽而来的男子,他的出现打破了宁静的氛围,花艳的景象瞬间惊艳了他的目光,这一细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交融。

“相思尚带旧子,甚凄凉未忺妆束”,这一句表达了深厚的思念之情,似乎与过去的情感纠缠不清,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凄凉。整首词以“吟鬓底,伴寒香一朵,并簪黄菊”来结束,黄菊不仅象征着长久的情感,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珍惜与向往。

最后,诗人以“翠袖冷,且莫辞花下秉烛”来收束,展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整首词情感丰富,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爱情、自然的深刻思考,令人感慨不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风坠绿:秋天的西风吹动着绿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2. 唤起春娇,嫣然困倚修竹:春天的娇媚在风中被唤醒,轻盈地倚靠在竹子上。
  3. 落帽人来,花艳乍惊郎目:一个落帽的男子出现,艳丽的花朵让他感到惊艳。
  4. 相思尚带旧子,甚凄凉未忺妆束:思念的情感依旧,令人感到凄凉,妆容尚未整理。
  5. 吟鬓底,伴寒香一朵,并簪黄菊:低吟着,额前伴着寒香,发饰上插着黄菊。
  6. 却待金盘华屋:期待着金盘里的美酒与华屋的欢聚。
  7. 园林静多情怎禁幽独:宁静的园林中,多情的我怎能忍受孤独。
  8. 蛱蝶应愁,明日落红难触:蝴蝶似乎感到忧愁,明日花朵将凋落,无法触碰。
  9. 那堪雁霜渐重,怕黄昏欲睡未足:更何况雁阵被霜打重,害怕黄昏时无法安然入睡。
  10. 翠袖冷,且莫辞花下秉烛:翠袖微凉,且不要拒绝在花下点燃烛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西风与绿叶相结合,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自然界的元素以情感,体现诗人的情感投射。
  • 对仗:如“吟鬓底,伴寒香一朵”,形成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的思考,情感细腻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西风:象征时间的流逝,秋天的来临。
  2. 修竹:象征高洁与坚韧。
  3. 黄菊:象征长久的情感。
  4. 园林:象征宁静与孤独。
  5. 蛱蝶:象征柔美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时间的流逝
    • C. 秋天的结束
    • D. 夏天的烈日
  2. 诗中提到的“黄菊”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哀伤
    • C. 长久的情感
    • D. 秋天的景象
  3. 诗中“翠袖冷”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孤独
    • C. 快乐
    • D. 激动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 vs. 刘辰翁:李清照的作品更偏向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刘辰翁则更注重自然与人情的结合,展现出更为宽广的情感视野。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重九雨中怀弟 春词二首 捣衣曲 道院秋夕 雪后登代州城楼时虏犯岢岚三首 雪后登代州城楼时虏犯岢岚三首 送杨侍御按真定 除夕吴子充诸人集旅寓有感 汉中兵宪王斯进讨贼有功寄赠 暮秋郊行偶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字旁的字 包含甿的词语有哪些 子字旁的字 风樯阵马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微刻 包含踒的词语有哪些 乡书难寄 欠字旁的字 兰干 风字旁的字 热恼 卓拔 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覆拔 恩爱夫妻 坚不可摧 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