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2:34
《贺新郎 效刘辰翁》 再拜嗟臣甫。最愁听西蜀猿啼,东川鹃诉。当日麻鞋趋行在,破屋随风掀舞。日夜祷收京心苦。待得收京诗咏就,甚饥肠一饱肠先腐。今古事,柰何许。箜篌解唱公无渡。悔提壶被发匆匆,乱流狂謼。自笑修蛾何曾画,一例遭人谗妒。空见说相如能赋。才出修门三五里,望长安已在云深处。还踯躅,去时路。
我再三拜谒,感叹自己才疏学浅。最令人忧愁的,是听到西蜀的猿啼、东川的杜鹃啼叫。当年我穿着麻鞋走在路上,破旧的房屋在风中摇摆。日夜祈祷,希望能恢复京城的心情是多么苦涩。等到我写出收京的诗歌时,肚子早已饿得快要腐烂。古今事情,怎么会这样?箜篌声中唱着公无渡的故事。后悔当初匆忙提壶出门,面对狂流的责骂。自嘲修蛾何曾画过,一直被人嫉妒。空看到说相如能赋诗。刚离开修门三五里,望长安的身影已在云雾深处。还在犹豫,回头看去时的路。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受传统文化熏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汪东对时局的感慨之际,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对现状的无奈。开头的“再拜嗟臣甫”便直接表明了作者谦卑的态度,表达了其对自己才华的自嘲。接着,诗中通过对猿啼和鹃诉的描绘,引出了孤独与思乡之情。破屋与麻鞋则构成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现实画面,既体现了社会的动荡,也映射出个人的境遇。
后半部分,诗人对“收京”的渴望与现实的矛盾,表现出他内心的苦涩。期待的诗歌与肚子空虚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矛盾感。最后一句“望长安已在云深处”则是对未来的迷茫,长安象征着理想与归属,然而距离却遥不可及,令人感到无奈。
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情感更加深沉,意象更加鲜明。通过对于个人与时代的对比,诗人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露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深刻感悟,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的精神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在哪个地区听到“西蜀猿啼”?
诗中提到的“麻鞋”象征着什么?
“望长安已在云深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1. A 2. B 3.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