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6:17
寒雁下荒洲。寒声带影流。便寄书不到红楼。如此月明如此酒,无一事但悲秋。万弩落潮头。灵胥还怒不。满湖山犹是春愁。欲向涌金门外去,烟共草不堪游。
寒雁飞下荒凉的洲滩,寒冷的声音伴随着影子流动。虽然我寄出的书信未能送到红楼之中,但在这种明亮的月光和美酒之下,心中却唯有对秋天的哀伤。万弩在潮头上落下,灵胥(传说中的神鸟)是否仍在愤怒?满湖山依然弥漫着春天的愁苦。我想要向涌金门外去,可烟雾缭绕,草木茂盛,我又难以游玩。
刘辰翁是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抒发对人生、自然的感慨,表现出深厚的文学素养。
此诗创作的时期,正值宋代诗歌的繁荣发展阶段,诗人受到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的双重影响,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糖多令》是刘辰翁通过描绘秋冬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哀愁。诗开头以“寒雁下荒洲”引入,渲染出一种清冷、荒凉的氛围,既表明了季节的变迁,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随后的“寒声带影流”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孤独感,仿佛连声音和影子都带着寒意。
在“便寄书不到红楼”一句中,诗人寄希望于书信传达情感,却因种种缘由未能如愿,彰显出对失落爱情的深切怀念和无奈。而“如此月明如此酒,无一事但悲秋”则通过对月光与酒的对比,表现出在明亮的环境下,心中却充满了对秋天的惆怅。诗中提到的“万弩落潮头”和“灵胥还怒不”,不仅描绘出战争与动荡的图景,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失望与不安。
最后两句“欲向涌金门外去,烟共草不堪游”则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因环境的阻碍而无法实现,深刻体现了诗人的无奈与郁闷。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冬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生活的思索与感慨,表现出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寒雁”象征什么?
诗人寄出的书信最终如何?
诗中反复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对比,刘辰翁的作品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描绘,而苏轼则更显豪放与洒脱,两者在表达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